外媒:中國晶片出口蓬勃發展,恐接近產能過剩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3 日 10:56 | 分類 中國觀察 , 半導體 , 晶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外媒:中國晶片出口蓬勃發展,恐接近產能過剩


中國半導體出口正在成長,產業分析師認為,中國半導體業已經產能過剩,成熟產能供過於求,導致價格戰和晶片過剩如期發生。

從中國官方數據看,中國 5 月進口價值 300 億美元 IC,使 1 月進口總量達 2,130 億個;相反地,中國出口 253 億個 IC,價值 120 億美元。自 1 月以來,中國半導體出口總值達 620 億美元,年增 21.2%。除晶片外,同期中國電腦及相關元件出口額年增 6.1%。

中國官媒認為這些進出口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勝利,對中芯國際尤其如此,但從中芯國際財報看,雖然營收成長但利潤下滑,可能是因先技術研發成本增加,但業界認為利潤下滑是因產能過剩。

韓國 5 月晶片出口額增至 114 億美元,同期相比成長 54.5%;美國晶片生產力也不斷成長,到 2032 年將生產全球 30% 先進晶片。相比之下,中國市場成長速度較平緩,且中國最近轉向傳統晶片生產,可能導致產能過剩。

談到這種擔憂,華為雲執行長張平安表示,現實情況是因為美國制裁,無法引進先進製造設備,需要找到有效利用 7 奈米半導體的方法。截至今年第一季,中國傳統晶片產量已成長 40%。

目前拜登政府已宣布對中國半導體徵收 50% 關稅,並考慮對中國製 GPU 和主機板徵收 25% 關稅,將嚴重損害華碩、微星等品牌及中國的整體出口。如果美國制裁和關稅繼續增加,中國製造業所生產的傳統晶片恐無處可去,對於產能過剩的擔憂恐怕成為嚴峻的現實。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