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價格持續攀高,買、賣綠電需求旺盛,國內綠電交易平台紛紛興起,不管是能源服務整合業者、科技大廠、能源製造業者或擁有太陽能電廠的業主,紛紛跨入綠電平台交易的業務,也都強調自家接有能源大數據分析、預測以及整合的能力,但對於綠電買家、賣家來說,到底決定如何挑戰合作的綠電平台,有那些關鍵的因素以及優先考量的條件呢?
一位自行種電的農電業者表示,目前市面上一度綠電價格已上看6元,所以出售綠電已比賣給台電收躉購費率來的有誘因,但他在選擇綠電銷售平台時,首先選擇具有集團背景當靠山的,主要是業主透過向銀行借貸來蓋電廠,但銀行需要評估未來綠電銷售無虞且有長期穩定的銷售對象,才會放款,若電廠業主選擇與具集團背景、可穩定履行收購合約的綠電平台業者合作,才可以拿到比較好的融資條件來蓋電廠,所以類似台達電集團下的台達能源、台泥集團旗下的能元超商也都是算是此例。
而對於有綠電需求的買家來說,尤其是綠電需求大的科技大廠,選擇與綠電合作平台的第一關就是對方的規模,因為穩定的供電是最重要的評估標準,若中斷供電或供電不穩定都是對綠電買家最大傷害,而規模的評估包括是否有集團背景、是否在台灣有上市櫃、過去的商譽以及在再生能源領域的了解程度,若是國外的再生能源業者,則會看是否有國際企業的支撐等。
在確定合作的綠電平台業者的公司體質,第二關交易條件的評估中,價格則是最主要的考量,另外則是供電穩定度、供電期間以及合約的彈性化,可以選擇的再生能源的種類(如太陽能跟風電供應的配比),以及是否可以依據企業內部制定的ESG階段性目標來滿足綠電供應需求。
上市櫃的能源整合服務廠商,包括雲豹能源、泓德能源、森崴能源、中美晶,到近期登錄興櫃的微電能源,也都有子公司切入到綠電平台業務,並都強調公司擁有能源數據、用電分析、預測用電等能力。對國內外的綠電買主來說,與上市櫃的企業合作當然是某一個程度上的保障,且知名度也較高,但仍要觀察母公司本身的獲利能力可否成為綠電平台子公司的堅強後盾。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