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圍牆擋不住?中國超額產能對各國的衝擊與挑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31 日 8:30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貿易 , 零組件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關稅圍牆擋不住?中國超額產能對各國的衝擊與挑戰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 7 月在巴西里約參加 G20 財長會議時指出,中國過度投資製造業所衍生的產能過剩對全球製造業所造成的衝擊,已從已開發國家蔓延到新興國家。從葉倫的發言可以知道,雖然美國與歐盟雖然已對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的問題課徵反傾銷稅與反補貼稅等貿易制裁措施,但是,歐美等國的貿易制裁是否可以有效減少中國將產能過剩對美歐各國產業的傷害,則仍需要觀察。

對歐美國家的廠商而言,當中國生產過剩的產品陸續面對美國與歐盟的貿易制裁時,只要中國的產品價格夠低,即使被加徵進口關稅,則中國的低價產品仍可以在歐美市場銷售,只是中國低價產品對歐美廠商所產生的傷害會降低。

然而,若中國政府持續給予中國產能過剩的廠商補貼或中國人行降息,即使補貼的幅度小於被加徵關稅的幅度,則中國廠商的生產成本也會降低,進而讓這些產能過剩產業的廠商可以繼續經營。換句話說,已開發國家對於中國加徵關稅可能降低自身國家的產業受到中國不公平貿易的衝擊,但中國超額產能的問題仍在持續存在。

此外,對於被課徵關稅的中國製造商而言,這些製造商也會尋求在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生產,已規被歐美的貿易制裁。對此,美國政府也提出相應的措施來預防中國廠商規避關稅的設廠行為。

勿輕忽中國超額產能對開發中國家受到的傷害

若中國超額產能持續存在,且可以出口到歐美各國的數量因加徵關稅而降低,則這些超額產能將會出口到其他未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國家、或開發程度較低的國家。特別是對開發程度較低的國家而言,這些國家除了普遍不若歐美有具競爭力的製造業外,人均所得也較已開發國家為低。

這些國家對於中國低價產品的倚賴程度相當高,其對中國加徵關稅的誘因也遠低於已開發國家。但是,若這些開發中國家對於中國超額產能問題視而不見,則中國廠商在開發中國家的市占率與影響市場的能力將會大幅提高。一旦中國廠商對於這些國家的經濟影響能力提高,這些廠商對於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政策影響程度必然會增加,這應非美國所樂見的。因此,美國除了要面對中國超額產能對其國內製造業的傷害,也須注意中國低價搶市對於開發中國家經濟的影響。

雖然開發中國家的品牌廠商受到中國產能過剩的傷害可能不大,但是,對於許多逐漸與取代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東南亞國家而言,中國產品的低價競爭仍對於其國內從事代工製造的廠商會帶來傷害。以汽車產業為例,泰國目前已是許多汽車品牌的生產基地,若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導致品牌大車廠的全球市場銷售大幅下滑,則代工廠商的訂單也會減少,進而影響廠商的利潤與勞動雇用需求。因此,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對於世界各國的製造業均會產生衝擊,只是影響的方式會因各國產業在供應鏈分工情況而有所差異。

全球供應鏈的分工將有更多國家受中國超額產能的影響

最後,中國超額產能不僅會傷害廠商,也可能對消費者帶來不力的影響。以中國比亞迪汽車為例,根據日經新聞的報導,比亞迪汽車近期為了維持在泰國的市占率,持續降價促銷。這樣的作法一方面傷害了已買車的消費者,另一方面也會破壞二手車市場的價格,換言之,超額產能可能會使得消費者預期未來商品會降價,進而減少當期的支出。

消費者對降價的預期心理將會使得汽車的銷售量進一步降低,影響汽車產業的獲利與就業。在中國超額產能仍持續的情況下,包含台灣在內的各國政府不應僅以國內有無相關品牌廠商做為是否受到衝擊的依據,應思考國內廠商在產業供應鏈的地位是否受到影響,以降低中國超額產能對自身國家相關產業的衝擊。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