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治水計畫之一,東京 30 年前就蓋好神祕「地下神社」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15 日 10:44 | 分類 國際觀察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百年治水計畫之一,東京 30 年前就蓋好神祕「地下神社」

氣候變遷下極端降雨,已是許多國家必須應對的治理課題。相較許多城市每逢下大雨就淹水,地方政府總稱治水跟不上氣候變遷的速度,日本早在 1993 年就開始百年治水大計,英國也為了因應百年等級的洪水,最近興建一個可容量相當於三個奧運規模游泳池的巨大地下水箱,還配備智慧控制裝置,避免洪水和污水洩漏進入河流。

強降雨已不是偶發事件。過去三十年,日本每小時降雨量超過 50 毫米的短暫強降雨頻率增加 1.4 倍。每小時降水量增加一倍的傾盆大雨已變得更常見,為每小時降水量的 1.7 倍。預計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 2m,風暴潮將成為海平面以下大部分地區的主要威脅。 

東京地下防洪計畫

洪水占日本自然和氣候相關災害總數的 70% 以上,特別是擁有 3,800 萬人口的大東京地區處於高風險之中。由於大東京地區地形像碗一樣容易積聚雨水並引發洪水,加上都市化過程中瀝青用量的增加,也使地面更難吸收雨水。強降雨期間,附近的中小河流容易氾濫,淹沒排水系統。

東京早在 1993 年就開始制定防洪計畫,由於土地空間稀缺,防洪系統建在地下數十公尺處,包括密密麻麻的防洪道,以及地下集水設施。至今在 2,194 平方公里的土地下,有總計 1.6 萬公里的污水管道,以及 58 個雨水儲存設施,總容量為 60 萬立方公尺。

其中一個位於埼玉縣的儲水設施被稱為「地下神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水設施之一,位於地下 50 公尺深,現在由 5 個混凝土筒倉、一個大型水箱和 59 根柱子組成,這些柱子連接到四個水泵,每秒可抽 200 噸的水打入江戶川,可承受 48 小時內 356 毫米的降雨。

當發生洪水時,水位上升到中小型河流的溢流岸以上,水就會流入一個足以容納自由女神像的大豎井,然後通過地下隧道到達被稱為「地下神社」的巨大調壓池,水再藉由日本最大的四個水泵排入江戶川。這個集水設施沒有使用的時候成為一個觀光地點,看起來就像一個失落文明的廢墟。

洪水是五大威脅之一

抗擊自然災害是不停止的過程,東京中野區正在建造一座地下約 40 公尺、綿延約 5.4 公里的隧道狀水庫,建成後將連接現有的地下調節水庫。由此產生的空間長約 13.1公里,體積 140 萬立方公尺,將成為亞洲國家最大的地下調節水庫,可應付每小時 100 毫米的強降雨。

洪水已被東京防災大計中列為五個最緊迫的威脅之一,與地震、火山爆發、電力和通訊故障以及傳染病並列。東京大學水文學專業教授表示,由於全球暖化,以前每 100 年發生一次的強降雨,現在每 50 年或每 30 年發生一次,東京的洩洪道系統有助於預防大多數災難。

其他國家也在耗資提升城市防洪能力。英國西南方城市斯特勞德,為因應百年一遇程度的洪水,耗資 2,500 萬英鎊計劃進行治水,撤換大部分維多利亞時代的污水管網,全面升級城市下水道網絡,其中一個項目是興建巨大的地下水箱,可以容納 7,400 立方公尺的水,相當三個奧運泳池的水量,新水箱將配備最先進的智慧控制裝置,可在惡劣天氣期間蓄水,並在降雨消退時將水返回污水處理廠。

但這些只是適應方法,在緩解氣候問題上就沒有這股意志力。科學家警告,若不停止溫室氣體排放,再多的防災計畫,就像水龍頭沒關,一直在拖地板一樣,治標不治本。

(首圖來源:Flickr/ptrktn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