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記取 2003 年熱浪上萬死教訓,今年強調「與熱共存」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16 日 8:3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法國記取 2003 年熱浪上萬死教訓,今年強調「與熱共存」


全球暖化使每年都傳出各國熱浪、野火越來越多、範圍越來越大、時間愈來越長,但法國熱浪創最慘痛的死傷不是近年,而是 2003 年 8 月,竟高達 1.48 萬人因熱浪死亡,之後法國痛定思痛,雖然熱浪越來越頻繁,但再也沒有發生 2003 年的慘況。

法國緯度等於蒙古國,巴黎為北緯 48.52 度,比日本北海道、中國哈爾濱還北,只不過南部受地中海型氣候影響,西北部有大西洋帶來溫帶海洋性氣候,所以不像蒙古那麼嚴寒。過去法國從來不需裝冷氣,冬季取暖才是民生重點,多數住宅根本沒裝冷氣。

2003 年殺個法國措手不及,一開始全國還沒有太大戒心,畢竟常識是嚴寒才會凍死人,陽光普照又溫暖是去地中海小島的觀光勝地才有的福氣,當氣溫升到 37°C,還只覺得像在度假,兩週後全國陷入極大震撼,死者多到太平間都塞滿了。

許多獨居老人的鄰居聞到屍臭飄出更震撼,因隔壁老人中暑後沒人知道因而孤獨死,過好幾天才被發現。2003 年教訓之一是,82% 死者是 75 歲以上老人。以巴黎來說,因熱浪死在家中者,92% 都是獨居者。

總計 14,802 死者對法國不論政府民間都造成大震撼,2004 年 2 月初步檢討改善,2004 年夏季起,法國推出全國性熱浪防治計畫,從綠色到紅色的熱浪警告標色系統。熱浪來襲時從電視、廣播到大眾交通工具隨時提醒熱浪危險與如何應對。2004 年起,長照設施規定要有一間冷氣房以在熱浪來襲時保護受照護者。地方鼓勵老人與體弱者註冊聯絡方式,熱浪來襲時定時打電話聯繫以及時發現狀況。

熱浪等級到橘色時,各大城市會開放公共冷氣避暑空間,並加強訪視遊民。紅色警戒時中央政府也會介入,賦予地方政府特殊權限,必要時能停止公眾活動、關閉公共設施,如 2019 年夏季熱浪時,巴黎達 43°C、南方的尼姆達 46°C,適逢學生高中聯考,照樣勒令停考。

法國應對熱浪已有重大進步

2006 年 7 月熱浪可說是熱浪防治計畫成效的第一場重大考驗,死者約 2,000 人,研究認為,若沒有熱浪應對措施,可能要死到 4,000 人。

最近考驗是 2022 年,當年創新高溫紀錄,夏季是史上第二熱夏季,發布兩次熱浪紅色警戒,2022 年 7~8 月熱浪死者 4,807 人,每百萬人死亡率 73,德國死者 8,173 人,每百萬人口死亡率 98。緯度較低的西班牙、義大利死亡人數更分別為 1.13 萬、1.8 萬,百萬人死亡率 237、295,遠高於法國。

比起 2003 年和鄰國,法國應對熱浪已有重大進步,雖然還是難完全避免傷亡。

2023 年起法國再推出熱浪管理計畫,為結構性解決方案,如都會區增加綠地以降低熱島效應,全國要適應熱浪,熱浪應對措施成跨部會重要政策,環境部與衛福部都要參與,今年新口號是「與熱共存」,如以戶外運動來說,不再是熱浪來襲就躲在家中,而是改變運動方式,做比較不會中暑的戶外活動。

室內溫度問題也列入檢討,該如何興建綠建築,不用空調就讓室內溫度不要飆高?因空調只把熱轉移到室外,卻使都市熱島效應加劇,沒有空調的人更危險,所以法國熱浪策略思考如何最低限度、最有效率、最公平使用冷氣。

法國巴黎奧運選手村沒有冷氣讓各國選手怨聲載道,不只是為了省錢和盲目省電減碳,其實也是法國展現熟練應付熱浪的驕傲,雖然結果只是讓各國各顯神通到處去找冷氣,但奧運只是一時,熱浪則是每年都得面對。

(首圖來源:Flickr/Joe deSousa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