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年起 Uber 提出交通安全倡議,安全列為 Uber 和 Uber Eats 優先事項。台灣總經理楊麗達(Margarita Peker)指出,過去 12 個月在台灣 99.9% 的 Uber 搭乘和 Uber Eats 外送沒有發生安全事故。
Uber 和 Uber Eats 持續推出超過 10 項安全功能,並與在地交通主管機關豐富道安教育內容和訓練方式,守護平台用戶安全。
Uber 三大安全叫車功能
根據交通主管機關資料顯示,沒有繫安全帶的道路事故中,導致死亡的比例是正確使用者的 3 倍之多。Uber App 提供「安全帶提醒」新功能,乘客一上車即 App 提醒繫好安全帶,希望減少重大傷亡事故的可能性。
Uber 也設計乘車「錄音」和「錄影」相關功能,讓乘客和駕駛能有更多保障。
今年第一季上線的「行程錄音」是 Uber 駕駛和乘客皆能使用的安全功能。當行程遇到安全疑慮,可透過 Uber App 進行車內錄音,這個音檔經過加密,只有當使用者回報並附上檔案,Uber 安全團隊才能聽取錄音內容,並與合作車隊根據相關條件與條款或聲明規定採取對應動作。
駕駛若有安裝行車記錄器,可自行在駕駛 App 註冊或由所屬合作車隊代為註冊,目的在於協助妥善處理安全事故。當乘客叫車時,Uber App 會告知這趟行程可能會被錄影,如果乘客不願意,可在一定時間內取消這趟並重新叫車(非上車後要求駕駛關閉)。駕駛若有安全事故回報,可選擇同時附加行車記錄錄影檔,提供 Uber 安全團隊和合作車隊查看。
Uber Eats 安全騎乘獎勵計畫
Uber Eats 每年挹注近百萬元與各縣市監理所和交通警察大隊辦理實體道安講習,今年更擴大至全台共計 50 場次。不只如此,Uber Eats 也與中華大學副教授羅仕京、台南市交通與救援安全協會合作,推出 VR 道路模擬騎乘課程和機車防禦駕駛專場,協助外送員預判道路使用者的用路行為和風險,提升防禦及安全駕駛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Uber Eats 在台試辦新計畫,將與台北區監理所合作推出「安全騎乘獎勵計畫」,希望通過獎勵方式,鼓勵外送員維持遵守交通規則的安全駕駛行為。
萬一外送員遇到道路事故,Uber Eats 收到事故回報後,會先致電關心和了解事故情況,主動提供保險協助;並在得知事故後的 8 小時內,將涉及嚴重事故的相關情況,依法通報主管機關。Uber Eats 也為外送員依法投保 24 小時團體傷害保險,今年 6 月更攜手明台產物保險推出第三人責任險,保障外送員在外送行程因意外事故造成第三方傷亡的情況,可依法申請最高 400 萬元理賠金額。
最後有關 Uber 併購 foodpanda 台灣外送業務一事,Uber Eats 在 5 月 14 日遞件後,目前仍在補齊審查資料的補件階段,更多進展仍在等待未來公平會審查才會進一步明朗。
(首圖來源: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