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本月初,美國政府對中國祭出晶片出口新限制,中國立刻回擊禁止向美國出口鎵、鍺、銻等金屬原料。這些金屬市場雖然不大,但戰略意義卻至關重大。
與銅、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場相比,不是特別稀有的鎵、鍺金屬市場很小,根據美國政府數據,2022 年美國進口金屬鎵、砷化鎵晶圓金額僅約 2.25 億美元。
然而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出口這些金屬,目前是鎵、鍺最大輸出國──鎵供應量占全球 94%,鍺供應量占全球 83%。
隨著中國產量增加,其他國家紛紛削減產量,儘管鎵很容易透過熔煉取得,美國也擁有這些礦藏,但尚未開採,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美國約一半鎵、鍺金屬供應直接來自中國,若中國全面禁止鎵和鍺出口,此舉可能導致美國 GDP 損失達 34 億美元,晶片製造業占淨損失 40% 以上,同時導致鎵、鍺價格上漲,具一定戰略意義。
鎵有何用途?
鎵、鍺都是晶片製造、通訊、國防工業等領域關鍵金屬原料,室溫下鎵為一種可用刀切割的柔軟銀色金屬,但熔點低(僅 29.76 ℃),放到手上就會因手心溫度而熔化,看起來相當無用,實際上很常見,容易結合其他金屬形成低熔點合金。
▲ 鎵於室溫下是質地柔軟的銀色金屬。(Source:en:user:fooba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類比積體電路(IC)是鎵最主要用途,約 95% 用於製造砷化鎵(GaAs)化合物,電晶體、發光二極體是鎵第二大用途,也能用於溫度計、氣壓計、藥物、核子醫學測試。
自然界任何礦物都找不到大量鎵,它通常以微量形式存於各種化合物內,比如鋅礦石、鋁礬土(Bauxite),據 PeriodicTable.com 數據,鎵約占地殼 0.0019%。
鎵應用於核彈可以穩定晶體結構,把鎵塗在玻璃上會形成明亮、高反射表面,使玻璃變成一面有光澤的鏡子。
鍺有何用途?
鍺的用途包括光纖、夜視鏡、太空探索等,多數衛星均採用鍺基太陽能電池供電,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鍺的使用比例為:約 30% 用於紅外線(IR)光學元件,包括偵測器; 20% 用於光纖通訊; 15% 用於電子產品、太陽能電池; 5% 用於磷光體、冶金和有機物(包括藥物)。
▲ 外觀呈灰白色的鍺多晶體。(Source:Jurii, CC BY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純鍺是種灰白色類金屬,同時具有金屬和非金屬性質,外表堅硬有光澤,具類金剛石的晶體結構,化學和物理性質與矽相似。
鍺也是一種重要半導體,主要用於電晶體和積體電路,通常由鍺和少量砷、鎵或其他金屬製成形成化合物。在玻璃中添加氧化鍺可提高折射率,應用於廣角鏡頭、紅外線設備等,高純度鍺單晶探測器則能精確識別輻射源(例如用於機場安檢)。
與矽等傳統材料相比,鍺由於能隙小,電子更容易躍遷到更高能態,因此應用於光電探測器的吸收率和效率也更高,信噪比更好,可以在目標波長下接收更多有效資訊。
- China bans exports to US of gallium, germanium, antimony in response to chip sanctions
- Facts About Gallium
- Facts About Germanium
(首圖來源:AI 生成)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