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計劃委託研究機構及資訊科技企業開發針對自動駕駛的人工智慧(AI),並提供給車廠及零組件製造商,以加速技術研發。
為彌補道路環境及交通數據不足,政府將透過AI技術生成虛擬數據,預計2025年度提供給民間企業。經濟產業省已在2024年度補正預算中編列70億日圓,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目標包括推動自動駕駛計程車普及及達成全球市占率三成。
政府在AI技術研發中應扮演的角色
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競賽日益白熱化,日本政府正試圖透過AI技術加速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從政策層面來看,政府的角色並不僅僅是提供資金支援,更需在技術推動、法規監管以及產業協調之間找到平衡點,才能確保自動駕駛技術在市場中穩步發展。政府做為推動者,應負責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與研發環境,像此次日本經濟產業省編列70億日圓預算,便是典型的推動行為。然而,政府在扮演推動者角色時,往往面臨技術創新的不確定性,尤其在資金分配與技術選擇上,如何避開資源錯置的風險,是一個關鍵挑戰。
在監管者的角色上,政府需要建立清晰的法律與技術標準框架,特別是在自動駕駛安全性、數據隱私及事故責任歸屬等方面。過於嚴格的法規可能抑制創新,過於寬鬆的規範則可能引發公共安全風險。這就要求政府在法規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業界意見,並保持法規的彈性與適應性。此外,監管並不意味著限制創新,而應該是為產業創新設立一個安全的「遊戲規則」。例如,在AI生成虛擬道路數據的過程中,政府應確保這些數據符合現實環境的準確性,並建立相應的協力廠商審核機制。
政府在自動駕駛AI技術發展中還需要扮演協調者的角色。自動駕駛技術涉及車輛製造商、零組件供應商、AI技術企業及交通基礎設施單位等多方利益相關者。政府做為協調者,不僅要確保這些不同利益方之間的順暢溝通,還需整合各方資源,避免重複投資或資源浪費。以這次日本政府計劃將AI技術開發結果提供給民間車廠與零組件製造商為例,這種資源共用的策略能有效促進跨產業合作,降低企業的技術開發成本。然而,協調的難點在於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單一企業或組織壟斷技術資源,從而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
如何確保政府主導的AI技術開發符合市場需求?
政府主導技術研發經常面臨的一大挑戰便是「市場脫節」。政府主導的技術開發計劃,往往會因過於注重宏觀政策目標,而忽視了技術在市場上的實際應用需求。因此,政府在主導AI技術開發時,必須與市場建立有效的互動機制,確保技術開發的方向與市場需求相匹配。首先,政府可以透過設立專門的市場需求調研機構,定期向相關企業、技術專家以及用戶收集反饋,瞭解自動駕駛技術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實際需求,從而指導AI技術研發的重點。
政府應鼓勵產學研合作,將學術研究與產業需求更緊密地結合起來。許多先進技術往往源於科研機構,但在轉化為市場應用的過程中,可能因為缺乏商業化經驗而失敗。政府可以透過建立長期的產學研聯盟,推動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此外,政府也應該積極扶持新創企業,因為這些企業往往更具靈活性,能夠快速適應市場變化並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政府還可以透過「試點計劃」的方式,驗證自動駕駛技術在真實環境中的可行性。比如,日本政府推動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地方上路,便是一種市場驗證的重要方式。透過這些小範圍的實驗,政府可以獲得大量真實的市場數據,進一步優化技術和政策的發展方向。此外,政府還應該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市場反饋及技術發展趨勢,適時調整政策目標及資源配置。▲ 日本經濟產業省計劃將紅綠燈、事故、交通擁堵等動態資訊與地圖數據結合,創建一個可供自動駕駛汽車使用的系統。(Source:veriserve)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