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固體內核邊緣存在熱絡互動,隨時間改變形狀](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2/11124911/earth-inner-core-800x450.jpg)
地球核心是個寬約 2,400 公里的鐵鎳合金球,但它的邊緣可能沒想像堅固。一項地震波新研究證據表明,內核外部邊界形狀過去幾十年產生明顯結構性變化,科學家認為可能是液態外核拉力使其輕微移動。
地球內核位於我們腳下逾 5,000 公里深處,轉速異於地球其他結構,偶爾會加快或放慢旋轉速度,幾十年前內核旋轉速度比外層稍快,最近轉速則減緩,甚至此前報告指出內核可能逆向尋轉。
根據南加州大學(USC)團隊近日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的新研究,研究人員還發現地球核心一閃而過的微妙差異:內核表面可能改變形狀,幾年內某些區域上升下降幅度達 1 公里。
此類變化反映內核邊緣可能存在「山脈」與滑坡運動(類似山崩),這些現象對居住在地球表面的我們影響微乎其微,但有助我們更理解地球內部生動景象。
團隊分析 1991~2024 年間從南極洲南三明治群島附近 42 個站點收集的地震波形數據,排除因旋轉速率引起的差異後從中發現從未見過的特徵,最好解釋是內核邊緣形狀隨時間產生變化,且可能由液態外核攪動引起。
簡單說,地球內核雖然是顆實心金屬球,但表面並沒有想像中牢固,而會因地球各層複雜相互作用隨時間改變形狀,就像地表山脈也會升升降降。
- Earth’s inner core might harbor volcanoes and landslides
- Scientists Detect Shape-Shifting Along Earth’s Solid Inner Core
- Earth’s Inner Core Has Warpe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Scientists Say
- Earth’s Inner Core Is Mysteriously Changing Shape, Study Reveals
- Earth’s mysterious inner core really is changing shape
(首圖來源:南加州大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