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回鍋宣示要「鑽油、寶貝、鑽油」(We will drill, baby, drill),大舉開發與出口美國石油、天然氣,另一方面,美國也點名貿易逆差太大的國家一一警告,日本身為美國大貿易逆差來源,不等川普點名,就先積極輸誠,表示要大買美國天然氣,並研擬投資阿拉斯加天然氣管線計畫。日本首相石破茂訪美會見川普時,雙方也再度提起阿拉斯加油氣議題。
阿拉斯加天然氣田主要有兩處,一處為北極海岸的普拉德霍灣(Prudhoe Bay)油田,為北美最大油田,也有豐富天然氣,但普拉霍灣油田生產的原油有阿拉斯加縱貫輸油管線(Trans-Alaska Pipeline System)輸送到阿拉斯加南岸的瓦德茲,以利用海運出口,天然氣卻沒有管線,只能打回油田,提高油田產出。
另一處阿拉斯加天然氣田區域位於南岸的基奈半島,輸送鄰近庫克灣,也是油氣田分布地帶,由庫克灣天然氣液化廠、液化天然氣碼頭出口,主要出口地正是日本。不過基奈半島天然氣蘊藏跟普拉霍德灣比可說小巫見大巫。
阿拉斯加州很早就想好好利用普拉霍德灣的天然氣資源,2007 年立法《阿拉斯加天然氣獎勵法》(Alaska Gas Inducement Act),2010 年時曾經考慮兩種天然氣管線方案,第一個方案是穿過阿拉斯加育空地區,再穿過加拿大,直通加拿大油氣生產要地亞伯達省,從那邊接往供應北美的天然氣管線,但這計畫總長度高達 1,715 英里,跨國更增加行政不確定性;第二個方案是跟著石油輸油管線通往瓦德茲,總長約 800 英里。
但阿拉斯加輸油管線就引起許多環保團體抨擊環保問題,普拉霍灣開採也是,減碳風潮興起後,油氣相關計畫更是成為眾矢之的,阿拉斯加天然氣管線計畫在環保議題爭論之中管線計畫一波三折,最後兩個提案都無疾而終。漫長時間裡,另一個想法誕生:既然基奈半島天然氣出口日本行之有年,那是否可自普拉霍德灣建設天然氣管線縱貫阿拉斯加,但不是拉到瓦德茲,而是拉到庫克灣的天然氣基礎設施,自尼基斯基(Nikiski)液化天然氣碼頭出口日本。
日本能源戰略避險需求符合川普的貿易戰略需求
這想法已試行十年,但歐巴馬與拜登民主黨執政時代受無情打壓,直到川普第回鍋總統,計畫終露一線曙光。推動者阿拉斯加天然氣管線開發公司(Alaska Gaslin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AGDC)1 月川普就任前夕,與美國能源公司格倫法恩(Glenfarne)簽署架構協議,要推動此計畫。
日本自 311 事件後核電廠全面停機,主要以燃氣發電替代,如今雖然部分核電廠恢復運轉,但以 2023~2024 財務年度而言,燃氣發電仍占總發電量 32.3%,加上其他天然氣需求,2023 年日本進口 6,615 萬公噸天然氣,2,752 萬公噸來自澳洲,占 41.6% ;1,033 萬公噸來自馬來西亞,占 15.6% ;俄烏戰爭後日本自俄國進口天然氣減少,但仍有 613 萬公噸,占 9.3%;美國只能排名第四大,552 萬公噸,占 8.4%。其他主要進口來源還有巴布亞新幾內亞 382 萬公噸、卡達 293 萬公噸、印尼 304 萬公噸、汶萊 249 萬公噸、阿曼 218 萬公噸。
日本東京電力和中部電力的合資企業捷熱(JERA)為日本最大火力發電企業,一年經手天然氣高達 3,000 萬至 3,500 萬噸,與全日本比例類似,捷熱目前位於亞太地區的天然氣進口來源占約半數,比例有點太高,一旦亞太地區有風吹草動,可能造成供應發生嚴重問題,原本就需考量分散供應來源,而這能源戰略避險需求,與川普的貿易戰略需求不謀而合。
另一方面,日本也受國際壓力,要停止自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因此捷熱降低單一地區來源比例風險的辦法,就是提高進口美國的比重。美國以外,主要考量的進口來源是卡達。
但日本要自美國進口天然氣,一個麻煩是,美國大多數液化天然氣出口碼頭都在東岸,主要是川普改名為美國灣的墨西哥灣,此外有喬治亞州的艾巴島(Elba Island)及馬里蘭州的小灣岬(Cove Point)等。太平洋岸僅阿拉斯加基奈半島。要從美國東岸進口,就要繞經也是川普極重視的巴拿馬運河,才能到太平洋這端,就增加運輸費用與時間,萬一巴拿馬運河又發生意外事故,或缺水減少運量,就會造成運輸受阻風險。
因此,最好能自基奈半島大量進口天然氣,離日本更近,運費更低,但若要擴大基奈半島進口,本身天然氣產出又不足以供應日本需求,需將普拉霍灣油田的天然氣產出也拉到基奈半島一起出口。
戰略考量下,日本投資阿拉斯加縱貫天然氣管線,也就順理成章,尤其現在川普想大賣美國天然氣,也想大舉招募外國投資美國,建設美國基礎設施,日本投資天然氣管線協助天然氣出口日本,絕對符合川普胃口。因此日本儘管曾懷疑總預算 440 億美元的阿拉斯加縱貫天然氣管線可行性,如今卻提出可能投資。日本大企業集團三井,也表示是考慮此投資的「天然候選人」。
- Ishiba, Trump discuss Alaska LNG exports to Japan at their summit
- Exclusive: Japan weighs Alaska LNG pipeline pledge to win Trump’s favour
- Japan’s energy security to benefit from more US LNG, JERA says
- Exclusive: Japan’s JERA plans to expand US LNG purchases to diversify energy supply
- Alaska’s LNG project moves closer to reality after 10 years in the making, with Glenfarne as private investor
- Alaska LNG Public Map Viewer
- Japan Natural gas, liquefied imports by country
(首圖來源:Alaska L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