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吸引外資設資料中心,專家抨經濟效益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25 日 13:02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伺服器 , 雲端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芬蘭吸引外資設資料中心,專家抨經濟效益低

美國科技巨頭在世界各地尋找興建資料中心地點,許多國家也對外商投資招手,芬蘭也將外商投資興建資料中心視為施政成績,但芬蘭專家警告資料中心只會消耗能源,新增就業機會也很少,幾乎沒有經濟效益。

北歐地區因寒冷氣候、再生能源和政治穩定而持續吸引資料中心投資。如芬蘭為微軟、美國電信公司 Equinix 和瑞典 Telia 等資料中心供應商提供設施,已將自己定位為歐洲 IT 基礎設施的基地。

Google 也在 2009 年就向芬蘭造紙公司 Stora Enso 購買舊廠房改造成資料中心,聲稱至今已投資 20 億歐元,主要利用芬蘭灣的海水冷卻來減少能源消耗,計畫到 2030 年完全使用無碳能源營運。Google 還要擴大資料中心規模,去年以 2,700 萬歐元的價格,向芬蘭國有企業 Metsähallitus 購買四塊土地,收購面積達 1,400 公頃。

芬蘭政府正在打造北部和東部地區區域經濟,認為吸引外商投資資料中心,可刺激當地服務和房地產市場的成長,也應證芬蘭是一個具有吸引力且安全的投資國家,還聲稱出售國有地給 Google,是芬蘭推動綠色經濟成長的一部分。

資料中心是低價值產業

但芬蘭阿爾託大學網路技術專家表示,芬蘭計畫中的外資資料中心將帶來的經濟效益微乎其微,他主要擔憂的是能源消耗將大幅增加。他以愛爾蘭為例,表示該國資料中心的能源消耗幾年前就超過城市家庭的能源消耗。資料中心目前約佔愛爾蘭電力使用量的五分之一,專家警告 AI 興起可能會在幾年內將這一比例推高至三分之一。

資料中心的問題是與其他行業相比必須不中斷的運作,能源消耗相當不靈活,不能只依賴風能等間歇性再生能源,因此消耗的多半是石化燃料。專家也對芬蘭政府所吹捧的經濟效益表示懷疑,芬蘭政府聲稱外商投資興建資料中心,證明芬蘭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實際上,芬蘭扮演著低價值的角色,只提供設施,而外國母公司則從中獲利。

專家指出,外商投資資料中心,無法為芬蘭打造出加工程度高、售價高的芬蘭出口產品,唯一需要的只是在機器上做些維護工作。且雖然該行業為保全人員、電工、水管工、IT 支援人員和清潔工創造就業機會,但並沒有產生新的價值鏈。確實,Google 目前在芬蘭也只有約 400 名員工,預計新的擴建計畫只會新增約 100 個職位。此外,芬蘭從這些計畫中獲得的稅收也不如預期。

愛爾蘭國內也正在反省,隨著科技巨頭在全球建立更多資料中心推動下一波 AI 的發展,愛爾蘭是否值得貢獻土地與資源。由於擔心輪流停電,愛爾蘭電網營運商決定 2028 年前,暫停在都柏林附近建造新的資料中心。愛爾蘭能源專家曾說,隨著 AI 發展,愛爾蘭是許多國家未來十年可能面臨的問題的縮影。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