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中國遊戲產業又崛起,推出多款備受矚目的大作,引起日本遊戲開發者高度關注討論。不少日本業界人士坦言,中國遊戲技術成就超越日本,特別是細節處理和技術層面,展現不可忽視的優勢。
細節打動玩家,動畫表現成最大差距
日本遊戲公司負責人 alwei 引述中國遊戲〈明日方舟:終末地〉角色介面影片,顯示角色動作多豐富,經驗值介面都活用各種動作,引導玩家設定角色身材衣裝等,過場效果非常流暢。alwei 很感動,說中國遊戲與日本遊戲最大差異不是畫面,而是動畫細節的用心程度。中國遊戲角色動作、物理效果、攝影機及視線引導等完成度均超過日本:「看著中國遊戲動畫完成度不斷提高,難免會感覺與日本遊戲差距逐漸拉大。」
これをみて、最近の中国産ゲームと国産ゲームとの最大の差はルックではなく、アニメーションへのこだわりの差なんだと感じる。アニメーションはキャラの動きだけでなく、物理、カメラワーク、視線誘導など、あらゆる部分で完成度が国産より遥かに上をいってることを感じざるえない。 https://t.co/TRmSYGpoNO
— alwei (@aizen76) January 28, 2025
龐大資源投入,提升動畫品質與完成度
某日本動畫師表示,中國遊戲專案資源投入遠勝日本,資金與人力動輒是日本十倍。中國遊戲首日銷售額達數億日圓可能也不能回本,日本市場幾乎無法想像。龐大資源支持下,中國遊戲公司能創造技術精湛且極具表現力的動畫,無論場景互動、角色刻畫或特效呈現,完成度均高。
開發環境自由,鼓勵創新與冒險精神
除了資源差距,開發環境自由度也是關鍵。動畫師分享:「中國遊戲開發相對寬鬆,能嘗試許多日本不可能通過的創新和大膽想法。即使出現超乎常理的企劃,團隊也會努力達成。這種高度自由讓創作者充分發揮,創造充滿趣味和變化的遊戲體驗。」他坦言,創作者對這樣的工作環境感到羨慕。
當然日本遊戲界也有優點。某開發者說日本遊戲傾向資源集中提升外觀和視覺效果,因更直接吸引玩家。雖然如此,動畫品質往往因成本限制無法做到極致,導致許多作品只能重複使用同個 Motion Capture(動作擷取)的動作,「動畫資源有限下,每個畫面和動作都很難精雕細琢」。
平台同步推出,強化中國遊戲競爭力
另一方面,中國遊戲業逐漸摒棄社群遊戲的框架,普遍採取主機、電腦和手機平台同步推出策略。日本開發者擔憂,中國能持續大量推出高完成度遊戲,反觀日本,缺乏足夠優秀動畫師及創意人才,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能勝任大專案的動畫師非常稀少,不只各公司搶人,甚至同公司不同專案也在搶人。」
另日本動畫師補充:「中國有龐大創作者群體,能輕易找到有實力的動畫師,完成大量高品質內容。」他無奈表示,即使日本有才華橫溢的創作者,也常因企業方針無法充分發揮潛力。
反對意見:發文者只看到中國最頂尖那群人
不過留言區也有與發文者意見不同者。部分反對意見指出,中國遊戲市場競爭激烈,遊戲公司大量出現又迅速消失,能走到海外、進入日本市場的只是極少數嚴格篩選後產品。相較日本市場的穩定,能見度較低的日本遊戲未必品質差,只是較少機會進入國際舞台。玩家強調,日本某些大作如《魔物獵人》系列,動作表現也極用心,並不比中國遊戲遜色。
另有聲音認為,中國遊戲品質提升主要歸功於資金充裕。手機遊戲市場屬高風險高回報產業,中國企業願意全力投入,只求「一擊致富」。日本多數公司較保守,不願冒險投入巨額資金。雖然有例外如 Square Enix 也開發手機遊戲,但多數產品短時間便終止服務,以小額收入為目標,未形成穩定且高品質長期產品。
批評者指出,雖然中國遊戲動畫與畫面表現突出,實際銷售成績未必總是優於日本遊戲,甚至部分中國作品本國表現平平,因海外宣傳效果較佳,才營造出高人氣假象。2024 年度多個國際遊戲大獎如遊戲大獎(Game of the Year)、最佳角色扮演(Best RPG)、最佳敘事(Best Narrative)和最佳美術指導(Best Art Direction)均由日本遊戲拿下,六個遊戲大獎提名作品,日本占四席,顯示日本遊戲實力仍在。部分反對者質疑,為何討論中國遊戲優勢時,這些事實卻常被忽略。
部分玩家持中立態度,認為無論開發國家,只要遊戲有趣便值得花錢支持。與其爭論中日遊戲優劣,不如重點放在遊戲體驗與內容,從優秀作品汲取靈感,專注享受遊戲樂趣。
中國遊戲動畫飛速發展不只仰賴資源優勢,更受益中國政府有意彰顯中國文化優於他國的態度,放寬不少以往限制。面對中國遊戲產業崛起,日本遊戲業界也面臨嚴峻考驗,如何縮小雙方差距並保持競爭力,成為無法迴避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