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員是高風險職業,每次救火任務都冒著極大生命危險。不僅如此,罹癌風險也可能因暴露於更多致癌物質而增高。最近美國耶魯大學發現,消防員罹患腦癌風險可能與暴露滅火劑的化學物質有關。論文 3 月刊登於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發行《癌症》( Cancer)期刊。
消防員罹癌風險較高,致癌因素複雜
消防員罹癌風險遠高於一般民眾,這與職業特性密切相關。火場煙霧含大量已知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WHO)甚至將消防員致癌暴露風險評為最高等級。過去研究證實,火場致癌物及自由基會損傷 DNA、引發氧化壓力,長期暴露可能導致慢性發炎,促進腫瘤生長。然這些影響的確切分子機制仍待探討。
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Yal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暨耶魯癌症中心(Yale Cancer Center)科學家發現,消防員腦癌(膠質瘤,glioma)細胞有特定「突變特徵」(mutational signature),這類突變與名為「鹵代烷烴」(haloalkanes)的化學物質有關。推測消防員罹患膠質瘤的風險可能與工作環境長期暴露這類化學物質有關。
「鹵代烷烴」的多種用途
鹵代烷烴是含鹵素(如氯、溴)的有機化合物,曾用於火箭燃料和噴霧罐推進劑,改善燃燒效率或幫助氣體釋放;某些種類化學性穩定,可當阻燃劑,加入塑膠與建築材料後,可減緩燃燒速度;此外,鹵代烷烴類成分也用於滅火設備,能快速抑制火焰,常見飛機和重要設施的滅火系統。
膠質瘤與化學物質暴露的關聯
膠質瘤是源自中樞神經系統的惡性腫瘤,雖然可能發生在脊髓或其他神經組織,但最常見發生部位是腦部。相較肺癌或乳癌,膠質瘤發生率較低,但由於惡性程度高,因此病情通常更嚴重。然膠質瘤的致病機制仍未完全明瞭。
科學家分析 35 名受試者腫瘤樣本,17 位受試者是從事消防工作平均達 22 年的消防員,另外 18 位職業與消防無關。結果顯示,消防員癌細胞,鹵代烷烴相關突變特徵顯著高於對照組,非消防員但職業環境可能暴露鹵代烷烴(如造船工人、油漆工)等,腫瘤樣本也出現相似突變特徵。
鹵代烷烴如何影響人體?
鹵代烷烴在火場高溫容易揮發,故消防員滅火時,可能吸入或皮膚接觸而暴露這些化學物質。舊研究指出,某些鹵代烷烴是潛在致癌物質,可能誘導 DNA 損傷或干擾細胞修復機制,增加癌症機率。此次研究再確認,這些化學物質與膠質瘤的關聯,為消防員健康風險提出新警訊。
研究限制與未來方向
然此次研究受試者較少(僅 35 人),未來仍需更大規模驗證結果。研究僅檢測膠質瘤患者,尚未釐清其他類型癌症是否也與鹵代烷烴有關。領導作者 Claus 博士表示:「雖然結果令人振奮,但我們需再確認。也希望探討消防員是否容易罹患其他鹵代烷烴相關的癌症。」
政府當局應考慮加強消防員保護措施,如改善防護裝備,以減少有害氣體與人體接觸;定期健康檢查,以早期發現潛在病變;開發更安全滅火劑與防火材料,以降低消防員執勤時接觸有害物質風險。對癌症風險因素更深入了解後,將來制定職業安全政策時應針對特定族群更精準防護,確保暴露不同風險的職業族群能在更安全的環境安全安心工作。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