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應美國關稅戰,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 11 日公布,針對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日前,該協會向會員單位發出說明,要求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規定,「積體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提醒會員單位,請在申報時準備好 PO 證明資料,以備海關核查。還表示,具體規定請大家認真學習「關於非優惠原產地規則中實質性改變標準的規定 海關總署 122 號令」的內容。其提出建議,就是「積體電路」無論已封裝或未封裝,進口報關時的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為準申報。
市場人士說明,也就是類似蘋果、AMD、高通等這些台積電代工晶片,原產地是台灣。英特爾、德州儀器、ADI、安森美等美國工廠的 IDM 廠家晶片原產地為美國,可能會享受 84% 以上關稅。
四位稅則號方面,指海關稅則商品分類編號。關稅合作理事會稅則目錄(CCCN)一般以四位數呈現。前兩位代表商品所屬章節,後兩位代表該章節稅則。進出口業務,四位稅則號能確定商品歸類,明確適用的關稅稅率、監管條件等,是海關進出口管理、徵稅、統計商品等重要依據,也是企業報關時準確申報商品資訊的關鍵內容。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說明,涉及供應鏈管理,企業需重新評估供應鏈布局,以確保符合新原產地認定規則,是龐大工程,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中國的半導體企業來說,這個新規可能是一個挑戰,需要重新調整生產和供應鏈策略,以適應新的原產地認定規則。
對跨國公司來說,這可能是個機會。可調整全球供應鏈布局,最佳化成本結構,整體來說,市場人士認為,新規定對台灣企業有正面好處。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