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後矽時代!印度提案從「二維材料」彎道超車,開發埃米級晶片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2 日 17:21 | 分類 半導體 , 尖端科技 , 晶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瞄準後矽時代!印度提案從「二維材料」彎道超車,開發埃米級晶片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IISc)的 30 位科學家組成團隊,向政府提交開發「埃米級」(Angstrom-scale)晶片的提案,提到利用二維材料(2D Materials)的新半導體材料開發技術,可使晶片尺寸小至目前全球生產的最小晶片的十分之一,並發展印度半導體的領導地位。

目前半導體製造由美國、台灣、日本、韓國等先進國家領導。印度科學理工學院的科學團隊於 2022 年 4 月向首席科學顧問(PSA)提交一份詳細的專案報告,經過修訂後,新報告於 2024 年 10 月重新提交,隨後與電子與資訊科技部(MeitY)分享。

該報告建議使用石墨烯和過渡金屬二硫族化物(TMD)等超薄材料開發 2D 半導體。這些材料可讓晶片製造達到埃米級,遠小於目前的奈米級技術。

一位印度官員透露,MeitY 對該專案持積極態度。MeitY 首席科學顧問和秘書已就此舉行會議,並探索可部署此類技術的電子應用。

目前印度在半導體製造仍極度依賴外國廠商,該國最大半導體專案是由塔塔集團(Tata Electronics)與力積電合作建立,投資金額涉及 9,100 億盧比。此專案已獲得印度半導體使命(India Semiconductor Mission)的批准,有望獲得政府 50% 的資本支援。

相比之下,印度科學理工學院的提案要求在五年內投資 500 億盧比,以建立下一代半導體的本土技術。該專案也包含在初始資金階段之後的自我持續發展路線圖。

目前二維材料已經引起很大興趣,歐洲已投資超過 10 億美元,韓國投資超過 3 億美元,中國和日本等國家也對以二維材料為基礎的研究進行未公開投資。

了解研究生態系統的印度官員指出,由於傳統晶片擴充已接近極限,多個國家已在為後矽世界做準備,「全球科技業者已將注意力轉向 2D 半導體。印度現在需要從討論轉為執行。該提案要求在五年內投入 500 億盧比,但仍未有正式保證。這個機會可能不會開放太久。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