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港媒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中國最近對某些美國商品免徵報復性關稅的舉措表明,中國希望緩和與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
貝森特指出,中國已向美方提交一份列有對其重要價值、原產自美國的商品清單。美國避免與中國貿易衝突升級,但手上已有升級方案,包括對部分商品實施禁運或貿易禁令以增加談判籌碼等,儘管並不希望動用這些措施。
貝森特認為「達成貿易協議的責任在中方,應負責為局勢降溫」,因中方對美出口額是美方對中出口的五倍,認為目前高關稅無法持續,且美國政府各部門都與中國保持聯繫。而蘋果公司的舉動可能與中國是一個不可靠的貿易夥伴有關。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蘋果公司計劃將供應美國市場的大部分iPhone生產訂單轉交印度,有關安排預計於今年底完成。
貝森特並指出,中國針對部分產品提供關稅豁免,顯示希望緩解局勢,中國終將被迫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因無法持續承受高關稅,「中國經濟模式依賴向美國出口廉價補貼商品,若遭中斷,經濟將急速下滑,因此中方必會回到談判桌」。他認為,與中國的談判前方存在一條可行之路,首先要「降溫」,接著再達成「一項原則性協議」。
當被問及他是否打算打電話給中國財政部長時,貝森特表示,將會視中國的情況而定,「可能有一天他們會打電話給我」;他並不擔心美國貨架會空置,將會見到彈性、看到替代品。
此外,貝森特表示,亞洲國家的談判進展順利,其中已與日本等就貿易問題展開深入磋商,且許多國家提供了「非常好」的關稅協議建議,印度可能是第一個簽署貿易協議的國家。另外,貝森特提到,歐洲央行不斷降息,反映歐洲並不希望歐元走強,並對貨幣走強感到恐慌,而美國則奉行強勢美元政策。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