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謠傳,華為準備測試旗下最新、最強大的 AI 晶片「昇騰(Ascend)910D」,直接對標輝達(Nvidia Corp.)2022 年釋出的熱門 AI 訓練晶片「H100」,衝擊輝達股價走軟。然而,分析人士認為,投資人不必對華為最新 AI 晶片太過憂心。
MarketWatch報導,研究機構Radio Free Mobile創辦人Richard Windsor指出,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係裂痕逐漸擴大,中國為擺脫對西方科技的依賴,促使華為推出AI晶片、跟輝達競爭。然而,中國AI科技在外國的競爭力依舊深具劣勢。
Windsor表示,中國AI新創DeepSeek以性能較低的輝達H800處理器做出媲美OpenAI、Meta的AI模型,對市場投下震撼彈。然而,這也證明,限縮中國取得先進晶片的管道,雖無法阻止其研發尖端AI模型,卻會嚴重削弱中國以經濟方式完成開發工作的能力。
Windsor指出,輝達的Blackwell架構繪圖處理器(GPU)是專為數兆參數的AI模型設計,這意味著隨著AI模型參數益發龐大,無法取得這些GPU的AI開發商,訓練與推論模型的時間都會拉長、成本也會更高。
Windsor表示,在為政府及軍方開發模型時,成本不是主要考量,但當涉及民間市場(這會決定全球AI主導權落在誰的手中),成本就是一切。華為採用的製程大概只能侷限於7奈米,這已是多重曝光技術的極限。
Windsor認為,儘管高昂的訓練和推論成本不會損害中國AI在當地的發展前景,但美國試圖孤立中國的策略能否成功,端賴中國以外的全球市場而定。中國AI不但明顯較昂貴、還常附帶各種限制,在海外發展時將處於明顯劣勢。
輝達28日終場下挫2.05%、收108.73美元。台積電ADR也同步下跌1.03%、收163.40美元。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Web Summit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