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的關稅評論相互矛盾,未能紓解貿易戰對經濟衝擊的隱憂。川普直言,「我們不一定要簽署協議」。
CNBC、Newsweek等外電報導,川普6日在白宮首次跟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Mark Carney)會面時表示,美國不一定需要跟貿易夥伴「簽協議」。他抱怨,「每個人都在問『你何時才要簽約?』。事實是,我們不一定要簽協議、他們卻必須跟我們簽。他們想要進入我們的市場、我們卻不需要他們的市場。」
川普和團隊過去數週不斷表示,各國都要求跟美國舉行雙邊貿易談判,但他們至今仍未宣布任何正式協議或架構。
面對外界日益增加的壓力,川普顯得頗為不耐。「我真希望他們別再問『你這週要簽多少協議?』」「因為未來終有一天,我們會給你們100份協議。」
這跟貝森特本週稍早的說法彼此矛盾。貝森特週一(5日)接受CNBC訪問時說「我們非常接近敲定部分協議」,呼應川普本人週日聲稱最早本週就會有協議出爐的說法。
貝森特並重申他在眾議院撥款委員會(Hous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的證詞,指出「我國貿易逆差有97~98%來自15個國家,其中18%是主要貿易夥伴。若美國未能在今年結束前(甚至更早)跟這些國家的8~9成敲定協議,我會很驚訝。」
Ingalls & Snyder資深投資組合策略師Tim Ghriskey表示,中國是美國貿易談判的最大變數,歐盟、加拿大看來也不容易屈服。然而,中國茲事體大,他們在談判時態度肯定會非常強硬,「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可能無法跟中國同行」。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The White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