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對中國關稅降至 30%,市場歡欣鼓舞,但不是沒有傷害。市場估算關稅的整體淨經濟成本,充分考慮預期的購買、生產模式變化以及其他反應,若美國持續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 30% 的關稅,美國經濟每年將損失 1,733 億美元的年生產總值,以及威脅近 140 萬個就業機會。
美國有將近 35 萬家中小企業,雇用 6,160 萬人,佔私人企業就業人數的 46%。中小企業沒有庫存,也沒有資金可以等待供應鏈轉移到其他低關稅國家,營運壓力似乎不可免。2020~2022 年間美中貿易戰時,美國有數萬家中小企業倒閉或裁員。
這次美國中小企業聽到新協議稅率的大多數反應是,「雖然 30% 仍然很高,但比 100% 以上好得多」,美國一家中小企業表示,原本要為一批貨物準備 8 萬美元的關稅支出,得向銀行借款,現在突然只要拿出 3 萬美元,至少他可以立刻掏出這筆錢,讓貨進得來美國,至於進來之後要如何處置,是要漲價還是客戶分攤,還是轉移供應鏈,中小企業現在還處於混亂之中。
中小企業壓力仍在
今年初,美國商會報告中提到,約四成的中小企業認為,若關稅維持 30% 以上一年,將難以持續營運。外媒分析,30% 關稅對美國小型企業而言,只提供有限的喘息機會,由於關稅仍處於歷史高位,對利潤仍構成壓力,如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形容,對小企業仍然是一場巨大的噩夢。
90 天時間企業幾乎只能將過去積壓的貨重新發貨而已,幾乎不可能接新的訂單,因此企業主不認為,90 天寬限期,就能讓業務恢復正常。美國一家液壓設備公司描述新關稅對他的影響,稱「我以為我會失去一隻胳膊和一條腿,但今天我發現我只失去了兩根手指」。
即使有暫緩執行,彭博經濟分析顯示,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仍在 40% 左右。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計,消費者面臨的總體平均有效關稅稅率為 17.8%,為 1934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大多數專家都不認為,中美之間的系統性貿易摩擦,會在 90 天內得到解決。
消費降溫經濟停滯
消費者勢必得分攤關稅成本。佩里曼集團 (Perryman Group) 分析,如果這些關稅持續下去,對整體通膨的影響將增加近 1%。對普通家庭而言,預計每年的成本將超過 1,000 美元。美國經濟每年將損失 1,733 億美元的年生產總值,以及威脅近 140 萬個就業機會。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主席最近表示,從企業和其他方面聽到越來越多的報告稱,消費者開始減少部分消費支出。消費降溫將拖累美國經濟,美國對中國最新關稅協議後,摩根大通預期今年美國 GDP 只會成長 0.6%,高於最新關稅消息公佈前的 0.2%。
除了對個人、家庭和企業產生負面影響之外,通膨壓力的增加,最終可能導緻聯準會採取不那麼擴張性的利率政策,摩根大通預期,聯準會要等到今年 12 月才會首次降息。
- Trump’s Pause on China Tariffs Is Still a ‘Huge Nightmare’ for Small Businesses
- There are early signs consumers are starting to pull back on spending, Fed’s Williams says
(首圖來源:Flickr/Gage Skidmor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