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文化根深蒂固,日本人養水獺成風潮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6 日 10:49 | 分類 國際觀察 , 生態保育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可愛文化根深蒂固,日本人養水獺成風潮

日本人喜歡把動物包裝成萌萌的人類好朋友,最有名的就是養貓頭鷹,不只有貓頭鷹咖啡館,有些日本家庭把貓頭鷹當成寵物飼養在家裡。現在日本最新流行的寵物,竟然是水獺,但這回遭到動物保育人士批評,日本水獺飼養不易,且此舉會助長私人獵捕行為,加劇亞洲小爪水獺的滅絕。

水獺在日本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水獺在日本民間傳說中譽為變形精靈,以淘氣和好玩的天性而聞名。這種神話水獺的原型是日本水獺,原本在日本很常見,但由於人們為了獲取毛皮而捕獵,以及棲息地遭到破壞,已經 30 多年沒有見到日本水獺蹤跡,於 2012 年宣布滅絕。

然而,人們的興趣不減,只是焦點轉向東南亞水獺。2012 年之後隨著電視節目和社群媒體上散佈水獺的飼養經驗,日本人開始將水獺從野生環境帶到人類現代生活當中。京都大學研究人員報告稱,不只越來越多日本人養水獺做為寵物,與貓頭鷹咖啡館一樣,還開設顧客可以與水獺互動的咖啡館,水獺已成為備受追捧的珍奇寵物,取代貓頭鷹、懶猴、蜜袋鼯和星龜。

家庭飼養亞洲小水獺

他們養的是亞洲小爪水獺。亞洲小爪水獺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物種,禁止以商業目的進行國際貿易,但仍然不斷被捕獲並走私到日本,京都大學透過 DNA 比對發現,泰國是日本水獺非法貿易的主要來源。

居家飼養水獺並不容易,包括一天內可以吃掉相當於其體重 20% 的食物,還需要很大的游泳區域,每月的水費可能超過 700 美元。此外,水獺也會將沙門氏菌等危險細菌傳播給人和其他寵物。

專家擔憂,水獺可控制螃蟹和軟體動物的數量,防止營養物質的積累,可以幫助維持淡水生態系的健康,水獺數量減少會導致生態失衡。由於亞洲小爪水獺並非日本原生物種,它們可能會與其他物種爭奪資源,威脅生物多樣性。

可愛文化根深蒂固

為什麼日本人愛養這些珍奇動物,世界自然基金會調查發現,想要飼養外來寵物的最常見原因與「卡哇伊」和「治癒」有關。卡哇伊是一種 70 年代興起的日本文化現象,代表人物就是 Hello Kitty,強調可愛、童真、魅力和簡單,已成為日本流行文化的一個特徵,影響生活方方面面,但專家分析,這種可愛文化,其實是日本人對社會壓力的無聲抗議。

日本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研究員也發現,可愛文化在日本根深蒂固,是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愛飼養野生動物的心理因素,但其實這些野生動物的天性並不容易馴化,2022 年,東京一名婦女涉嫌虐待她的兩隻寵物水獺,她辯稱是因為這些動物「對她沒有感情」。許多社群媒體上的貼文和影片都只是可愛的那一瞬間,當飼養主人發現動物的真相之後,棄養潮造成的生態衝擊就會隨之而來。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