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計劃取消汽車怠速熄火技術,EPA 署長李‧澤爾丁(Lee Zeldin)形容這項技術不僅無效,更令人厭惡。他指出,技術初衷為節省燃油和減排但實際作用備受質疑。若此決定落實,汽車製造商將無法再藉此技術換取額外燃油經濟性積分,此舉亦代表川普政府進一步放寬環保監管框架的方向。
澤爾丁在宣布政策方向時直言,怠速熄火系統等同「每遇紅燈就讓車輛熄火,目的只為讓車廠獲得氣候參與獎」,並指即使 EPA 批准應用,民眾普遍討厭這技術,「所以我們要解決它」。這項技術最早在 2012 年由歐巴馬政府提出,其後於五年後與新一輪燃油經濟標準一併實施。技術主要設計為在紅燈或短時間停車時自動關閉引擎,以節省能源及減低污染。根據官方估算,怠速熄火系統可提升 4% 至 5% 燃油經濟效益。然而,多項排放測試顯示,系統實際對減排幫助不明顯。有專家更指出,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電池及引擎更快磨損。
自技術推出至今普及速度快速,從 2012 年市面僅 1% 汽車配置,到 2023 年已升至 65%。不過技術帶來的實際效益與使用者體驗始終未獲一致肯定,政策取態亦隨政黨更替而轉變。倘若取消決定正式實行,各大車廠將失去依賴該系統換取的燃油經濟性積分。澤爾丁表示,這項措施屬於川普政府重新審視氣候監管政策計畫一部分,亦與《降低通脹法案》中環保資金分配改革方向一致。他同時亦點名批評紐約州現行氣候政策,反對當地限制化石燃料與燃氣車輛流通的相關法案,認為相關方向不符合經濟發展現實。
Start/stop technology: where your car dies at every red light so companies get a climate participation trophy. EPA approved it, and everyone hates it, so we’re fixing it. pic.twitter.com/zFhijMyHDe
— Lee Zeldin (@epaleezeldin) May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