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藉 RTX 每人都能有 AI 超級電腦,使新應用有更高可能性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1 日 10: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PU , 半導體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黃仁勳:藉 RTX 每人都能有 AI 超級電腦,使新應用有更高可能性

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全球記者會,被問到近年來人工智慧 (AI) 討論不限龐大 AI 伺服器,AIPC 也逐漸成為焦點。黃仁勳表示,對台灣而言,技術發展帶來新可能性,尤其未來應用。

黃仁勳指出,這波個人化 AI 運算的推動力之一,來自軟硬體的緊密整合。來源指出,微軟最近宣布 Windows ML (Windows Machine Learning,Machine Learning′s AI,Windows AI),這是一個全新的應用程式介面 (API),能在 NVIDIA 硬體用 AI。

Windows ML 之所以能夠在 NVIDIA 平台發揮作用,是因為利用 NVIDIA 的 RTX 顯示卡及內建 KUDA 技術與 Tensor Core。這些技術「每個都一樣」,且世界有數百萬台 RTX 電腦被數百萬的遊戲玩家、電腦使用者和電腦工作室使用。這背景下,RTX 視為 AI 代表,而 Windows ML 現正運用在這些龐大的 RTX 電腦基礎上,使得每一個 RTX 電腦都能運用 AI。

黃仁勳指出,這項發展的核心優勢在於,使用者可以藉由這些具備 Windows ML 和 RTX 的個人電腦,擁有自己的 AI 超級電腦。最關鍵的一點是,你不必一直存在在網絡中。換句話說,許多 AI 運算可以在本機端完成,減少了對持續穩定網路連線的依賴。甚至把它關閉,它還是一直在運作,這代表了即使在閒置狀態下,系統的某些部分也能持續進行運算,或者使用者可以選擇讓任務在背景運行而不需中斷。這種本機運算的能力,使設計可能會有很多空閒,並且能夠在桌上做事。

黃仁勳強調,這種在你身旁的 AI 超級電腦被描述為一台很完美的機器。有廣泛相容性,無論用 Mac、Chromebook、Linux 或 Windows 都沒問題。暗示 AIPC 概念或配套的軟體能夠跨平台工作。使用者可以選擇與網路或 Wi-Fi 連接,並且與這台機器的互動「就像聊天」,描述使用者介面直覺性和便捷性。

對特定使用者群體,如開發者、設計師和 AI 創造者而言,這種 AIPC 軟體「完全一樣」,使之成為最好發展者同伴。代表開發或創作工具和體驗在不同平台保持一致。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