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電動休旅在中國大賣,關鍵全靠「在地馬達」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7 日 10:07 | 分類 交通運輸 ,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Toyota 電動休旅在中國大賣,關鍵全靠「在地馬達」

廣汽豐田推出的 Toyota bZ3 電動車在中國逆勢反推,累積交車突破 2 萬輛,成為最受歡迎的外國品牌電動車之一,而成功的祕訣全靠它的馬達。

Toyota bZ3 今年 3 月在中國開賣,起售價只要 11 萬人民幣(約新台幣 45 萬元),陸續獲得消費者青睞,6 月繳出 6,030 輛成績,累積交付 2 萬輛,超越了福斯 ID.3 和 ID.4 Crozz 與 Nissan 新 N7,主要歸功於有效壓低成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幾乎全中國製的馬達。

「這款車的 E-axle 馬達,大約 99% 是中國製造,包含原料與零件。」馬達供應商日本電產(Nidec)社長岸田光哉表示,這是豐田首次採用這款馬達,大幅壓低成本,才能夠在中國市場維持競爭力。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Nidec 併購了約 75 家公司,讓自己成為馬達領域的霸主,然而面對電動車快速崛起的勢頭,長年累積的實力還沒兌現,卻成為肩上的重擔。2024 年,岸田光哉接任後就開始著手公司轉型。

「追求更高成長之前,我們得先穩定現有的事業」,岸田光哉表示,要讓公司結構更有效率,首先他們已經將兩座不同公司的舊生產基地整併,成為新的製造中心,接下來他們可能還會出售部分事業,確保核心事業轉型成功。

▲ 廣汽豐田已經將這種內裝稱為「新中式風格」。

看在台灣人眼裡,這是一個極為諷刺的轉折。長達數十年的時間,台灣車廠一直替 Toyota 代工,但始終無法取得驅動元件關鍵技術,如今電動車帶來巨大革命,豐田反而要靠中國製馬達來轉動車輪,否則恐怕要失去寶貴的中國市場。

根據日本財務省貿易統計,今年上半年日本企業對中國投資已經成長 3%,去年則增加 6%,呈現出與其他國家相反的傾向,關鍵就在於汽車產業。今年 4 月,Toyota 才宣布要投資 20 億美元,於上海建立 Lexus 新工廠,Nidec 預計也將成為新廠的馬達供應商,很可能一樣是中國製馬達。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以後不僅是日本製壓縮機越來越稀少,恐怕連馬達也會越來越少了。

Toyota bZ3 不僅馬達是中國製造,就連自動駕駛系統也採用中國廠商 Momenta,負責這輛車的主動安全和 Level 2 輔助駕駛。這也讓人聯想到 Honda,去年也在中國大幅改變策略,研發團隊全部交由中國人負責,日系汽車的榮光,似乎在電動車時代逐漸黯淡。

(首圖來源:廣汽豐田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