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調研機構 CONTEXT 數據指出,由於擔心美國即將對中國製 3D 列印機徵收新關稅,2025 年第一季消費級 3D 列印機的出貨量暴增。報告指出,消費者傾向選擇價格較低但性能優異的機型,例如 Bambu Lab 產品,而非昂貴的專業或工業級機種。
CONTEXT 將價格低於 2,500 美元的列印機定義為入門級,包括熱門級如 Bambu Lab X1C、A1 和 P1 系列,未搭載雷射模組的 H2D 也勉強符合此級別,但如果加上全套雷射配件,便會被歸類為專業級。
該公司發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報告指出,全球在 1~3 月間共出貨超過 100 萬台入門級機器,年增率達 15%;同時,工業級列印機出貨量年減 17%,中階專業機種則年減 13%,顯示購買行為明顯轉變。
另一間市場情報公司 Mordor Intelligence 表示,整體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市場仍在持續成長。全球 3D 列印市場於 2024 年達到 253.2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成長至 664.2 億美元。至於消費級的桌上型 3D 列印在 2025 年就達到 67 億美元的規模,占有一席之地。
其中,中國公司占全球入門級品牌出貨量的 95%,Creality 為該類別主要領導品牌,雖然出貨量年減 3%,但市占率仍為 39%;Bambu Lab 則是成長幅度最大的品牌,年增達 64%,而另兩間公司如 Flashforge 與 Elegoo 表現也相當亮眼。
研究機構 Mordor Intelligence 報告指出,如今企業使用 3D 列印進行原型製作的比例僅占 42%,顯示越來越多公司將 3D 列印用於生產最終產品,如醫療業越來越常以樹脂 3D 列印製作牙科植體與手術導引器、粉床熔融(Power Bed Fusion)技術則被應用於汽車與航太產業。
此外,許多企業也透過 3D 列印生產客製化商品,不再只是列印一個名字馬克杯那麼簡單,例如客製眼鏡框、量身打造的運動用品如高爾夫球桿、美式足球頭盔與鞋子等產品。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