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才會讓人變笨,專家:AI 革命是必要清洗運動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1 日 17:23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名人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資訊爆炸才會讓人變笨,專家:AI 革命是必要清洗運動

因為太好問,愈來愈多人每個月付 600 元讓 AI 助理進入你的生活,但麻省理工學院最近一份新研究警示,AI 正在讓人們變得更笨,原因是人們不再內化數據和細節,將思考能力委託給別人。不過,也有另一派人很樂觀,稱 AI 只是淨化這個世界的雜訊,說不定將來會誕生更多偉大人物。

MIT 研究發現,超過八成的 ChatGPT 使用者,記不起幾分鐘前他們在文章中寫的內容,因為 ChatGPT 替他們思考,自己大腦的投入程度降低了,導致先前做了什麼根本記不起來。研究發現,ChatGPT 使用者的大腦連結減少 47%

此外,AI 耗費大量的地球資源,會產生更多垃圾,讓人聯想到 2008 年皮克斯電影「瓦力」,似乎說明一切,電影中人類拋棄污染嚴重、垃圾遍地的世界,終其一生都生活在懸浮在亞軌道空間的太空膠囊中,人類進化成軟弱無力的懶漢,被遺棄在躺椅裡,吃著高熱量的糊狀食物,目光呆滯盯著電幕。

如果機器替人類完成所有日常的腦力勞動,我們的大腦將變得毫無思考能力,變成一個行屍走肉的軀殼,當人類不思考的時候,一切都將走向知識地獄,就很難誕生智慧,社會將逐漸衰敗,身心靈都將衰敗。

有人持不同觀點,暢銷書《數位銀行》的作者 Chris Skinner 認為人類本性當中有三樣東西是沒辦法抹滅的,分別是思考、好奇心和驚奇,是讓人類不斷發明創造,驅動進步的力量。黃仁勳也否認「AI 會讓人變笨」的說法,他認為批判性思考這種增強的認知技能,將是未來關鍵,沒有主見、不懂提問、懶得學習的人才會被淘汰。

雜訊阻礙產生偉大思想

美國知名科普作家 Simon Winchester 也反對 AI 會讓人變笨的說法,他以古希臘六位奠基、定義知識概念的人物,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希羅多德和歐幾里德為例,他們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世界萬物的真理,他們雖然每一個人都博學多聞,但這些人生活的時代,比起現代,知道的事情非常少,他們也很少旅行,簡直生活在一個有限的世界中,或許就是因為沒有太多雜訊,他們才能保持清明的思路,開創新的領域。

但反觀現代人,雖然浸潤在幾乎隨手可得的知識與資訊之海,但頭腦幾乎是空白,所有的記憶都很短暫,遑論去深度了解一件事情。因此,AI 等於為現代大腦清除當今演算法可能認為不必要的訊息,人們的大腦就可以準備好思考、探究、懷疑、沉思、想像和創造。

資訊爆炸之後,總是會有人去收拾,他認為今天的演算法革命是必要的淨化,是一場運動,透過這場運動,人們可以擺脫現代知識生活中累積的所有雜物,回歸更合理的聲噪比,賦予人類新的純真世界。而新生的後人工智慧社會,甚至可能誕生出新的歐幾里德、新的柏拉圖、新的希羅多德,而新的亞里斯多德可望能像 2,500 年前一樣,重新教導我們人類幸福的真正價值。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