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 6 億公里,NASA 如何成功修復朱諾號相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7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距離地球 6 億公里,NASA 如何成功修復朱諾號相機

實驗性技術成功修復 NASA 朱諾號(Juno)相機,並幫助其他高輻射環境運作的太空系統同獲寶貴經驗。

NASA環繞木星運行的朱諾號任務團隊2023年12月執行深空微操作,修復相機JunoCam,主要目的是捕捉木星衛星木衛一影像。JunoCam是彩色可見光相機,光學元件裝在鈦金屬牆的輻射防護艙外,防護艙為保護朱諾號其他科學儀器的敏感電子元件。安裝位置極具挑戰性,因朱諾號飛行路線會穿越太陽系行星輻射最強區域。雖然任務設計人員對JunoCam能應付前八次環繞木星充滿信心,但沒人能確定儀器能運作多久。

朱諾號前34次環繞任務,JunoCam運作正常,持續傳回可用影像。但第47次軌道飛行,開始出現輻射損傷徵兆。到第56次,幾乎所有影像都損壞無法使用。

▲ JunoCam拍攝影像可見顆粒與水平條紋,顯示受輻射損傷。攝於2023年11月22日,為木星北極區域環狀氣旋。(Source:NASA,下圖同)

遠距微觀修復

雖然團隊知道問題與輻射有關,但要從數億公里外精確判斷哪個零件受損極其困難。種種線索指向電壓調節器故障,這零件對JunoCam電力供應至關重要。可行選項不多下,團隊嘗試「退火處理」(annealing),即加熱零件一段時間後再緩慢冷卻。雖然原理未完全理解,但理論是加熱可彌補零件缺陷。Malin Space Science Systems公司(開發與操控JunoCam的公司)表示,「退火有時能微觀級改變矽這類材料,但不確定能否修復損傷。我們下指令,讓JunoCam唯一加熱器將相機升溫至25°C,遠高於正常操作溫度。」

退火處理後不久,JunoCam接下來數次軌道又能拍到清晰影像,但朱諾號飛行路徑持續深入木星輻射核心地帶,第55次軌道飛行影像又開始出問題。成員嘗試不同方法改善品質,但距離與木衛一近距離接觸只剩幾週。時間急迫,最終他們把JunoCam加熱器溫度調到最高,看看更激烈退火能否挽救零件。退火處理第一週,回傳地球的測試影像幾乎沒有改善,但越接近木衛一,影像品質開始明顯提升。到2023年12月30日,朱諾號以僅1,500公里距離掠過這顆火山活躍的衛星,影像幾乎恢復至發射時水準,清楚展現木衛一北極區域樣貌:山塊從平原間陡峭突起,覆蓋二氧化硫霜,還顯示未記錄到大型火山與熔岩。

▲ 2023年12月30日,NASA朱諾號太空船第57次近距離飛掠木星,JunoCam拍到火山衛星木衛一(Io)北極區域影像。為了及時修復攝影機的輻射損傷,團隊採退火法,使拍攝成功。

截至目前,朱諾號已繞行木星74次。最近第74次軌道飛行,影像再次出現雜訊。JunoCam首次退火處理後,朱諾號團隊也將之用於其他儀器與工程子系統。朱諾號教導我們如何建構維護耐輻射的太空船,這些經驗對繞地球運行的衛星都將受益匪淺,也對其他NASA任務很有幫助。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NASA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