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歐終於敲定貿易協議框架,但諸多細節仍不明朗,各界也質疑,歐盟承諾斥資 7,500 億美元向美國採購能源產品,此數字過於高昂、難以達成。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週末於蘇格蘭會晤後宣布敲定貿易協議框架,在8月1日期限之前避免大規模貿易戰發生;歐盟輸美商品關稅定為15%,歐盟也承諾擴大向美採購能源、軍備。
根據協議,歐盟將於未來三年向美國採購價值約7,5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然而,分析人士認為此數字實在「荒謬」。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對歐盟的能源出口總額為785億美元,這也代表,歐盟未來三 年每年需向美國採購約2,5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為2024年採購額的三倍),才可能達成目標。
除此之外,歐盟境內實際的能源採購主要是由私人企業和國家實體做出決策,市場經濟通常凌駕於政治承諾之上;因此,歐盟雖承諾將大量採購美國能源產品,實務上可能難以執行。
美歐協議不盡人意,歐股不漲反跌
儘管貿易戰疑慮緩解,歐洲主要指數28日齊聲下跌,對關稅敏感的汽車、奢侈品股均下挫;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批評該協議「屈辱」。
歐盟輸美商品關稅雖從原本威脅的30%大幅降至15%,飛機零件、部分化學品和半導體等重點產業也獲得豁免,但整體稅率仍遠高於去年平均稅率約2.5%。
BMW、福斯、賓士等歐洲車商股價紛紛走跌,並示警關稅仍將導致在美銷售的歐洲汽車成本上升,且不利歐洲、美國製造業;烈酒關稅仍在協商中,引發保樂力加等歐洲洋酒業者股價下挫。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