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PU 大廠輝達(NVIDIA)本週公布的 2026 財年的第二季財報,其中揭示一個引人注目的數字,那就是針對新加坡銷售的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且金額僅次於美國,成為該公司全球第二大營收來源,甚至超越了台灣和中國市場。
CNBC 報導,根據輝達財報數據顯示,新加坡在第二季為輝達貢獻了約 100 億美元的總營收。這項驚人的成就,雖然引發了市場上對於 AI 晶片轉口的諸多猜測,且實際情況將遠比表面的更加複雜。
報導指出,輝達的財報數字顯示,新加坡在 2026 財年第二季和上半年的總營收中,分別占據了 22% 和 21%。然而,輝達明確指出,其新加坡營收不僅限於 AI / 資料中心(DC)領域,還包括了遊戲及其他業務。更關鍵的是,輝達揭露新加坡被用於「集中銷貨」,這代表著新加坡並非輝達產品的最終消費地,而是一個貨物轉運的途徑。儘管輝達的產品幾乎運往其他地方,但根據美國公認會計準則,營收必須與開具發票的實體掛鉤,這便是為何這些銷售金額會記錄在輝達新加坡公司的帳上。
而輝達雖然沒有具體說明新加坡做為集中銷貨的具體原因,但業界普遍認為,稅務效率、物流支援和監管策略是主要考量因素。而針對市場上關於 AI 晶片從新加坡轉運至中國的疑慮,輝達也作出了明確澄清,表示 2026 財年第二季和上半年,超過 99% 的受控資料中心運算營收,其帳單雖然開立給新加坡,但訂單是來自美國客戶。這項聲明清楚地表明,AI 晶片從新加坡流向中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輝達也強調,並未發現任何轉運的跡象。
另外,除了 AI/DC 業務,新加坡的營收也有一部分來自遊戲銷售。許多 AIB(如 ZOTAC、Manli 和 Inno3D) 在新加坡設有專門的生產設施,這也貢獻了來自新加坡的部分營收。因此,儘管新加坡在輝達的財報中扮演著複雜的角色,但其作為一個轉口的核心地位不容小覷。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而言,除了中國之外,新加坡無疑是輝達目前最重要的地區之一。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