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上曾經步履蹣跚的半導體巨頭,似乎正以驚人速度重回牌桌。英特爾(Intel)拋出震撼彈,根據外媒《wccftech》報導內部消息,英特爾下一代 14A 製程的測試晶片性能表現已超越 18A 製程,且離預定正式亮相時間還提前將近 1 年,顯示英特爾先進製程研發取得超預期驚人進展。
對英特爾代工部門來說,14A 先進製程是決定該公司未來晶片製造地位關鍵,但今年 7 月英特爾財報曾指出,若 14A 製程無法吸引主要外部客戶或達成關鍵研發進展,考量投資成本鉅額,可能因此放緩或停止開發。
現在看來,英特爾似乎邁出穩健且充滿自信的一步。
據外媒《wccftech》報導,英特爾財務長辛斯納(David Zinsner)透露 14A 製程樂觀前景,一般情況下,新一代製程早期測試晶片性能往往不如成熟的上代製程,需經長時間調試才能超越,但 14A 製程尚在早期開發階段就展現良好性能與良率,說明英特爾為 14A 製程規劃的新技術和設計架構初步實踐就取得巨大成功,潛力甚至超出內部最初預期,為表定 2026 年進入風險量產的時間點奠定基礎。
此外,14A 製程早期測試晶片若已表現出超越 18A 製程端倪,那麼經過後續 1 年改良,最終量產版 14A 晶片在「效能、功耗、面積(PPA)」關鍵指標的提升幅度將值得期待。
雖然距離 14A 製程正式量產還有一段時間,最終成功與否仍取決於良率和成本控制,但早期性能數據無疑是個積極訊號,大幅提振投資者與市場對英特爾轉型成功的信心。
14A 產品將決定這家美國晶片製造商能否引領美國晶片產業,更重要的是 14A 製程拓展業務範圍,產品「以外部客戶爲中心」,是吸引蘋果、NVIDIA、高通等大型客戶的關鍵籌碼。
(首圖來源:Int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