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啟動人才融合工程,跨文化管理打造 One Team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2 日 8: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半導體 , 職場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啟動人才融合工程,跨文化管理打造 One Team

今年 SEMI WEST 展會上,沒有參展的台積電仍備受矚目。因身為晶圓代工龍頭,如何克服文化差異、與當地大學合作培育人才、讓員工融入團隊,都是值得有意赴美台廠借鏡的貴重經驗。

「Blackwell,這個世上最知名的晶片,如今在美國製造、就在台積電這個最先進的晶圓廠,我們將下單不只數千、而是數百萬片以上。」美國時間10月17日,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現身鳳凰城近郊的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區,慶祝第一片在美國生產、用來製造Blackwell這款AI晶片的晶圓誕生。

這對美國的晶圓代工產業與2020年宣布赴美設廠的台積電而言,都是重要的里程碑。而台積電先進製程順利進入量產階段,更證明了台廠有能力將過去的成功經驗,在美國這片土地上複製。

眼前成功的基礎,源於台積電不斷努力融合全球各地人才。「我們的團隊有來自美國、台灣及世界各地的成員組成。當他們彼此合作並分享想法時,能大大提升我們的整體營運與創新能力。」TSMC Arizona總經理卡斯塔納雷斯(Rose Castanares)向《今周刊》如此表示。

廣納匿名意見  重視台美節日

SEMI全球行銷長兼台灣區總裁曹世綸,也肯定台積電組建跨國團隊的決心,「5年前的決定,是正確、但很勇敢的行動」,他口中的正確,是因台積電勢必得依客戶需求進行全球布局;勇敢,則指拋開在台灣理所當然的文化慣例,用開放態度吸收美國文化差異,摸索出一套能有效運作的全新模式。

舉例來說,台積電為了在亞利桑那州建立「One Team」(一個團隊、齊心合作)的企業文化,除了定期讓高階主管與部門經理參與培訓及實際應用課程,以便更好地融入當地管理文化;也透過匿名問卷調查,讓員工有機會定期對主管提出意見。

平時,台積電也強調並慶祝台灣和美國的節日,讓員工們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並建立深厚的團隊默契。

「這對(台積電和美國)彼此都是新的嘗試」,曹世綸分析,台積電團隊的建構,從最初找「願意做半導體、願意投入製造、還願意選擇英特爾以外工作」的人才,到如今能吸引更多認可台積電文化的成員,這正是台積電赴美發展的學習歷程。

台美人才對於「職涯」的認知,原本就因為教育與文化背景,有顯著差異。

美國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ASU)校長克羅爾(Michael Crow),曾在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舉辦的《領導力論壇》分析,美國學生非常重視「為什麼」(why),選擇工作時不會只想著「我能不能做好」,更在乎「我是為什麼而做」。他因此強調,台積電若想在美國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就必須「說明製造晶片解決了哪些問題,並與招募對象產生連結」。

這些,正是台積電在美國積極執行的任務。目前,台積電正積極與亞利桑那州及全美教育機構發展合作關係,對象涵蓋四年制大學、社區大學及技職教育計畫,目的是讓更多人認識半導體產業,增加潛在應聘者加入半導體產業及台積電的機會。

「對我們而言,人才至關重要。美國的大學與學院擁有許多優秀的工程學系,我們積極與其中一些學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去年夏天,我們迎來了約200位來自近60所不同學校的工程實習生。我非常期待他們畢業後能以全職員工的身分再次加入我們。」卡斯塔納雷斯說。

(作者:譚偉晟;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