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 企業未執行員工延後退休!企業對中高齡 AI 能力期待值較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9 日 11:12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職場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76.6% 企業未執行員工延後退休!企業對中高齡 AI 能力期待值較低

隨著平均餘命延長,延後退休將成趨勢,104 高年級最新發布《2025 超高齡社會企業人才永續的新思維白皮書》,揭露中高齡主動應徵人數從 2023 年每月平均 6.1 萬人,成長到 2025 年的 8.2 萬人,三年成長 34%,並有 80.6% 的中高齡員工,希望 60 歲以後繼續工作,但 68.6% 的企業缺乏實質制度。

隨著 AI 應用普及,60.7% 的企業對於全齡人才的 AI 能力有高度期待,但對於中高齡的 AI 能力,僅 42.6% 的企業高度期待,104 高年級總經理吳麗雪指出,AI 不該成為世代標籤或是另類的年齡歧視。

延後退休 「口頭多於實質制度」

根據《勞基法》修法通過,勞資可以協商延後 65 歲強制退休年齡,統計 80.6% 中高齡員工希望60歲以後繼續工作,其中 60.2% 願意在 65 歲以後才退休,但 34.2% 的企業對於留用中高齡員工沒有任何措施,只有 34.4% 企業停留在口頭鼓勵,合計 68.6% 的企業缺乏實質制度。

針對有意退休的中高齡員工,統計 55.6% 的企業沒有員工退休規劃,21% 企業還在規劃、目前暫時沒有,合計 76.6% 的企業缺乏明確或實際執行的員工退休準備制度,至於有員工退休準備的企業,42.1% 提供回聘制度、23.8% 提供優於法令的退休條件、21% 提供團體年金險。

吳麗雪指出,日本、新加坡 2024 年 65 歲以上勞動參與率超過兩成,企業透過建立「延後退休+回聘雙軌制」,視退休為職涯轉型一環,讓資深員工成為導師與知識守門人,對企業而言,留任制度是永續治理的延伸,結合薪資彈性、再聘安排與退休前學習支持,延續人力資本。

企業視 AI 能力為中高齡基本技能

AI 大浪來襲,企業如何看待中高齡員工的 AI 能力?46.4% 的企業認為,已是高中齡員工應具備的基本技能,24.7% 認為可提升薪資待遇,至於中高齡如何應用 AI?48.2% 企業認為可用於行政庶務、39% 應用在客戶服務、28.3% 應用在人力資源。

吳麗雪指出,企業最看好 AI 應用在「支援性、客服型」工作,當企業看重中高齡 AI 能力,41.5% 提供免費學習資源、37.9% 提供內部課程或專家分享、20.5% 補助外部培訓課程,但也有高達 31.2% 暫無 AI 培訓措施。

吳麗雪觀察,企業對中高齡使用 AI 若停留在「高期待、低支持」的矛盾,期待與支援落差,這樣會讓中高齡被困在數位鴻溝,因此建議建立內外部 AI 學習資源,針對中高齡設計更彈性的學習方案,如模組化課程、小班制、實作導向,降低進入門檻,將 AI 學習納入職涯發展的一部分。

(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