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消費助長塑膠污染,衣物材料幾乎沒有天然可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02 日 14:11 | 分類 材料、設備 , 環境科學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廉價消費助長塑膠污染,衣物材料幾乎沒有天然可言


買得起的衣服都是塑膠。專家預估,到 2030 年,服裝產業有 75% 材料都是聚酯和尼龍,這種合成材料價格便宜,沒有它們,快時尚和大規模生產的奢侈品不會存在,但也形成龐大污染源,文章揭露一件衣服有多少部分是塑膠,長期對環境的破壞難以想像。

1990 年代中期,化學纖維產量超過棉花產量,過去 20 年產量增加一倍多。2023 年,聚酯占所有纖維產量 57%,除了聚酯纖維,尼龍、彈性纖維、PVC、丙烯酸酯和刷毛布等合成纖維也是塑膠製品。估計到 2030 年,75% 紡織材料都是聚酯和尼龍。

一般人很少意識到紡織品有多少塑膠,一篇文章分析,其實不只布料本身,還有很多地方都藏著塑膠,如衣服縫線,塑膠線比棉線更堅固,且不易斷裂,即使標榜環保的衣服也免不了用塑膠縫線。鈕釦也是,以前是貝殼和木頭,或金屬、陶瓷和玻璃,但現在通常是塑膠。此外,多數把衣服扣在一起的鉤子,如女性內衣背後扣子,也是塑膠製。還有便宜服裝拉鍊也是塑膠,早就不是金屬。

塑膠也常出現在填充物,如羽絨外套和背心保暖材質以前是鴨毛或鵝毛,但現在聚酯合成填充物居多,很多冬被也是塑膠填充物。衣服襯裡、口袋等,也都由聚酯或尼龍製成。

至於多數閃亮裝飾品,以前是金屬、玻璃珠和珠寶,象徵財富,但現在閃亮東西可用塑膠取代,更大問題是這種裝飾品很容易脫落。多數人造毛皮只是丙烯酸聚合物、聚酯或尼龍的混合物。

再生塑膠沒有比較好

塑膠合成材料受紡織業歡迎,因棉花和羊毛產量易受氣候影響,塑膠廉價且供貨穩定,然以塑膠為基礎的紡織經濟,已導致不可持續的服裝生產過剩,嚴重污染環境。

專家指出,雖然許多品牌以永續發展之名,將原生聚酯纖維轉為再生聚酯纖維,或將塑膠瓶等回收物製成時尚單品,但回收現有材料製成的衣物,穿著和使用時仍會釋放微纖維,再生塑膠也沒有真的解決廢物問題。

化學物會被皮膚吸收

雖然合成材料確實有可取之處,譬如防水性和彈性,用在運動服或泳衣等有優勢,但因是化學製品,對身體有潛在危害。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稱,汗水會溶出塑膠的化學添加劑,再經皮膚吸收,阻燃劑、雙酚、鄰苯二甲酸鹽和 PFAS 等人出汗越多,吸收就越多。

作者警告,由於塑膠有害化學物質會生物累積,反覆和多來源接觸可能導致體內化學物質濃度過高,對健康產生影響。即使塑膠危害愈來愈明顯,但不是每人都買得起天然材料製衣物,沒有源頭管制,塑膠污染繼續是這世代最大的威脅。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