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大刀砍向墨西哥,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03 日 8:10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川普關稅大刀砍向墨西哥,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川普關稅大刀高高舉起,不只砍向墨西哥的出口,也可能劈斷美國自家經濟的命脈:40 萬人失業,企業雙重打擊,甚至連鴻海和輝達在墨西哥的 AI 伺服器大計都可能面臨夭折。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更是放話「以牙還牙」,貿易戰一觸即發。美墨經濟交錯的棋盤上,誰才是這場關稅大賽的真正贏家?而川普究竟是商界的談判高手,還是給全球經濟帶來震盪的麻煩製造者?

川普這刀砍得準嗎?關稅能幫美國贏得經濟戰?

川普揚言以關稅為武器,聲稱要保護美國勞工利益,但這一刀砍得是否精準?誰最終為關稅承擔代價?根據以往的經驗,進口關稅的成本幾乎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以墨西哥為例,其出口的商品涵蓋汽車、電子產品等,這些產品與美國日常消費密切相關。一旦墨西哥商品進口成本上升,零售價格隨之飆升,受到影響的將是每一位美國消費者。此外,許多美國企業在墨西哥設有生產據點,這意味著它們不僅要面臨更高的進口成本,還可能被迫在全球市場中喪失價格競爭力。

墨西哥方面也不甘示弱,祭出報復性關稅的威脅。例如,農產品是美國對墨西哥的重要出口項目,一旦受到反制,美國農業部門將首當其衝,甚至影響相關地區的就業。在全球化的環境,勞工與企業之間的關係並非單向,而是雙向依存。川普的政策是否能兌現保護勞工的承諾,抑或淪為損害本國利益的自傷行為,值得深思。

關稅是否真能達到談判目的,還是將美墨經濟推入雙輸的困局?川普試圖以壓力換取談判籌碼,但過高的代價是否值得,是所有利益相關方需要重新計算的問題。這一刀看似勢在必得,但結果可能並不像預期般美好。

談判高手還是經濟麻煩製造者?川普的算盤打對了?

川普的關稅策略一向以強硬著稱,他以「高壓談判」贏得支持者的信任,認為這是一種展現領導力與談判優勢的策略。然而,這次針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全面加稅,是否真能助美國取得經濟利益,還是為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其效果需要時間檢驗。

從談判策略的角度而言,關稅的確是一種強有力的施壓手段。然而,施壓的效果依賴於對手的承受能力與反應模式。以中國為例,川普試圖以10%的關稅威脅,換取更優惠的貿易條件。然而,中國並非沒有籌碼,反制措施可能直接影響美國的農業出口與供應鏈穩定。此外,中國已將重點放在內需市場的擴張與更多元化的貿易夥伴,美國的壓力恐未能帶來預期的結果。至於墨西哥與加拿大,這兩國與美國經濟往來密切,25%的關稅不僅可能導致北美貿易協議的動盪,還可能拖累美國內部的製造業,進一步削弱國際競爭力。

這次關稅豪賭的後果可能遠不止於雙邊貿易的範疇,而是對國際經濟局勢帶來挑戰。川普的策略本質上是單邊主義的極端體現,與多邊合作與自由貿易的國際秩序背道而馳。當其他國家開始形成貿易聯盟以共同對抗美國的壓力時,美國可能失去在全球貿易中的領導地位,並被邊緣化。這可能推動世界進入一場新的「經濟冷戰」,各國在選邊站的同時,全球化的基礎將被侵蝕,影響的不僅是大國,甚至是全球供應鏈中的中小型經濟體。

最後,川普的算盤是否打對,關鍵在於短期利益與長期影響的權衡。高壓策略或許能迅速吸引支持者的目光,展現談判的「勝利」,但若因忽視長期後果而讓經濟冷戰成為現實,這筆帳將由整個國際社會共同買單。我們應當警惕的是,談判中的每一步行動都應有明確目標與謹慎計算,否則再高明的算盤,也可能最終成為經濟麻煩的源頭。

(首圖來源:Gage Skidmore,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