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科技展今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工研院展示兩項機器人技術,包括「軟性管狀醫療手術機器人系統」,可幫助醫師以內視鏡進行肺部微創手術時,自動生成肺葉地圖、規劃導航,以及與達明機器人合作開發的「智慧空氣採樣機器人」,能採集比 PM2.5 更微小、更不易捕捉的細菌。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副司長周崇斌表示,2023 年台灣生醫產業營業額已突破 7,500 億元,顯示出台灣生醫產業的規模及競爭優勢持續擴大,發展潛力不斷上升,面對 2025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醫療結構及健康照護迎來巨大的挑戰,運用智慧醫療科技成為重要的關鍵解方。
工研院生醫材料技術部專案經理簡志偉表示,這次展出的「智慧空氣採樣機器人」鎖定生技廠房,因為過去工廠的環境品質監控,多仰賴人工採樣,容易有數據漏洞及交叉汙染的風險,而生技製造的規範嚴謹,導致智慧自動化環境監控設備導入不易。
簡志偉指出,工研院首創第一台「智慧空氣採樣機器人」,結合符合生醫法規要求的遠端管理系統,具有三大特色,首先是更省力,鎖定醫藥生技工廠,首創一體成形的智慧空氣採樣機器人,自動採樣可節省 3~4 成人力負擔。
簡志偉分享,二是可採樣工廠內的微粒子,以及比 PM2.5 更微小的微生物,例如飄在空氣中更不易被捕捉的金黃葡萄球菌、芽孢桿菌等細菌;三是可針對工廠打造客製化「智慧環控即時地圖」,將微生物、微粒子採樣結果即時分析,以「紅、黃、綠」三色,一眼判別汙染區域,立即展開清潔。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智慧機器人技術副理吳顥言表示,「軟性管狀醫療手術機器人系統」主要是因為肺癌蟬聯臺灣十大癌症之首多年,使用內視鏡手術時,肺部內的支氣管錯綜複雜,好像樹枝不斷分岔,醫師在手術當下有可能出現「迷航」、找不到路的問題。
為此,吳顥言指出,工研院開發「軟性管狀醫療手術機器人」,結合快速 3D 建模,以及 AI 輔助導引手術路徑,醫生可在遠端遙控機器人,準確到達病徵位置,再搭配不同的醫療器械進行治療,如熱消融、噴灑幹細胞,或是進行組織採樣等。
吳顥言分享,更棒的是,採用快速拆裝的模組,可適用不同管徑內視鏡,並開發領先國際的極細支氣管鏡,外徑約 2.9mm、工作孔道 1.2mm 的規格,可更深入支氣管更末端,採樣範圍更大,提高操作效率,縮短醫療流程所需時間,目前正進行前臨床實驗。
根據市調機構 Market & Markets 報告顯示,全球服務型智慧機器人市場正快速增長,2026 年產值將達 350 億美元,其中在醫療照護領域,預估將超過 300 億美元的規模,凸顯智慧機器人在生醫領域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