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光陽 Ionex 換電事業轉虧為盈,關鍵在電池壽命](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08/01124841/%E5%A4%A7IMG_5719-800x600.jpeg)
光陽機車旗下 Ionex 在 2024 年雖然銷量成長並不大,但卻實現了全球第一個換電服務正營收紀錄,其中關鍵就在於光陽最拿手的成本控制,特別是電池成本。
2024 年台灣電動機車市場沒有增長,反而衰退 1%,整體市況並不好,但是光陽機車旗下 Ionex 事業卻奇蹟似地實現轉虧為盈,最新消息也指出,2025 年前兩個月也一樣維持正向獲利,這究竟是什麼魔法?
翻開 Ionex 銷售數字來看,雖然 i-One 與 S6 Rex 在 2024 年有不錯的表現,但兩款銷售主力加起來也不過 1.1 萬輛,所有車款總銷售量為 1.77 萬輛,遠遠不及 Gogoro 5.2 萬輛的表現,這樣還能獲利是不是有點不合理?
事實上,光陽在去年做了兩項沒什麼人注意的調整,其中一項是將車輛銷售與能源服務這兩個業務切割開,如此就不會發生為了衝銷售量,而刻意壓低電池資費促銷的情況。「兩個事業部門親兄弟明算帳,才不會混成一團」,光陽機車董事長柯勝峯表示,如果想要用低資費方案來促銷,就要如實計算內部成本,才不會讓資費收入默默犧牲,親兄弟之間各自都要為自己的業績負責,才能真正掌握現況。
電池成本攤提年限調整
第二個關鍵在於電池,當 Ionex 換電服務剛上線時,光陽內部面對這項新事業有很多不同聲音,其中一個是保守派意見,認為電池壽命不長,要求在財務報表上,將電池年限設定為 4 年。做為對比,Gogoro 的電池攤提年限設定是 8 年,但實際上電池壽命應該遠高於這個數字。以四輪電動車為例,電池提供 8 年保固是基本,賓士甚至給出 10 年保固,代表鋰電池壽命絕對更久。
「在換電站裡面的電池,壽命只會更高」,柯勝峯指出,許多人誤以為電池芯就決定一切,但其實那只是一部分,電池芯就像是父母親天生給的基因,而最後發展如何,還得要靠後天培養跟照顧,Ionex 的電池封裝、溫度管理、電池管理系統和換電站數據管理,嚴格的針對每顆電池、不同車款、不同地區、不同季節進行掌控,如何充,如何放,都有一套從大數據提煉出來的最佳化邏輯,電池壽命自然更長。
根據光陽內部數據,首批 Ionex 換電電池,目前壽命正好超過 4 年,電池健康度最差的都還有 90 幾 %,一般來說,鋰電池健康度低於 70%,才需要淘汰,在這個數據支持下,會計部門也同意將電池攤提年限改為 8 年。以目前他們全台部署約 3 千站,相當於至少 1.5 萬顆電池,這個成本攤提下來,營運成本自然大幅減少。
賺錢的生意才有人做
問題又來了,同樣是分為 8 年攤提,為何隔壁棚還在虧錢,光陽卻能獲利?「有人說我們電池櫃陽春,有人說我們電池櫃很小,有人說我們位置不好,這些都是成本。」柯勝峯坦言,光陽是一家追求穩健的傳統車廠,他們經營事業不能把短期的募資當目標,而是要追求長期獲利的可能,或許在消費者看來不夠華麗,缺乏吸引力,但第一步他們目標是要向市場,也要向內部與外界夥伴證明,換電絕對不是賠錢生意。
如果有人說光陽是最會做車的公司,那肯定戰成一團,但如果說光陽是最會控制成本的公司,大家應該就沒太大異議了。以現況來看,除非突然有大量 Ionex 車主把車賣掉退租,否則 Ionex 今年就算銷量持平,他們也能保持獲利,這對柯勝峯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個成績單將是他們說服海外合作夥伴,尤其是越南、泰國、印尼市場最有力的證明。
回到台灣市場,眼前光陽還有巨大的難題要面對。即便競爭對手在 2024 年屢屢傳出負面消息,消費者依然優先選擇 Gogoro,代表品牌印象尚未被扭轉,Ionex 要拿出什麼樣的產品,才能夠把握這個逆襲的機會,是光陽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