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型態醫學:以科學為基礎,幫助健康逆轉勝](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10/15101256/Morning-routine-of-female-character-vector-illustrations-set-800x552.jpg)
近來名為「生活型態醫學」(Lifestyle Medicine)的醫療模式逐漸受關注,這並非一時潮流,而是以科學為基礎,強調改變生活方式預防及治療慢性病。而生活型態醫學也有副作用,但不是服藥後的不適反應,而是健康快樂、更長壽及良好的生活品質。
生活型態醫學有六大核心理念:
- 健康飲食:植物性、低加工天然食物,少糖、油脂和鹽。
- 規律運動 :適度運動以促進心血管健康及新陳代謝。
- 充足睡眠 :良好睡眠品質能促進荷爾蒙平衡,避免慢性發炎。
- 壓力管理 :學習放鬆以減少壓力導致的疾病。
- 良好社交關係 :與親友保持穩定、正向互動,有助心理健康。
- 避免有害物質 :戒菸、少喝酒,遠離毒品等危害。
如此能有效改善多種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
最近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報導生活型態醫學成功逆轉疾病風險的故事。Abe 是商人,童年就有肥胖問題,30 多歲時,超標體重和過高膽固醇嚴重危害健康。醫師建議他服用他汀類藥物控制膽固醇,但他有另一選擇──均衡飲食、積極運動來改善健康,短短 14 個月就減重 33 公斤,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等指數也都明顯改善,大幅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專注改善整體健康
他的改變不僅是短期「減重計畫」,而是生活型態整體轉變。他選擇對健康有益的食物;規律運動但不讓運動變成壓力,而是享受活動帶來的活力。他不覺得自己在「節食」,而是過更自然健康的生活。改變生活方式無疑是治療慢性病最佳方法,但許多醫師認為病患常難持之以恆,仍需依賴藥物。然許多研究顯示,當病患真正了解生活型態醫學的原理並獲支持,多半能長期維持健康生活,不藥而癒。
與一般「減肥」不同,生活型態醫學專注改善整體健康。許多流行飲食法強調僅攝取極低熱量,短期能減重但往往難持久,甚至有代謝下降、肌肉流失等缺點。生活型態醫學則鼓勵攝取富含抗氧化物、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各類蔬菜、豆類、堅果與全穀物等),不僅促進健康,還有穩定體重管理效果。
生活型態醫學功效早有多項研究證明。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研究就發現,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即可降低 80% 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此外,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研究指出,低糖、高纖維飲食和適量運動,許多糖尿病患能減少甚至完全停用胰島素。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生活方式對降低癌症風險至關重要。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建議,以植物性為主的飲食,並維持健康體重,可減少乳癌、大腸癌、胰臟癌等多種癌症發生。
將來生活型態醫學有望成為主流醫療。美國各大醫院都開始整合生活型態醫學至臨床治療,如美國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均設有生活型態醫學門診,讓病患以科學化健康管理來預防及治療慢性病。國內有奇美醫院率先推出相關門診,提供生活習慣諮商和慢性病風險評估,幫助有需要的民眾制定個人生活型態處方。
(首圖來源:Image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