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揚言自 4 月 2 日起開徵對等關稅、3 日起對非美製汽車課徵 25% 關稅,歐盟也計劃採取反擊措施,可能盯上大型科技公司提供的服務。
金融時報、Euronews等外媒報導,歐盟擬對美國服務業出口實施報復措施,反制汽車關稅,包括針對美國科技巨頭的智慧財產權施加限制,如禁止科技富豪馬斯克的星鏈(Starlink)網路參與政府合約競標;歐盟擬於對等關稅細節於本週宣布後採取反制措施。
當局也可能動用「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ACI)限制美國銀行業務、撤銷專利,或阻止企業從軟體更新或串流媒體中獲取收入。
歐盟已宣布將自4月中起對規模26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因應美國對進口鋼、鋁加徵關稅,但認為應採取進一步措施反制美國的行動。
專家分析,歐盟在商品貿易上的報復空間有限,也不考慮減少從美國進口天然氣,故考慮利用智慧財產權限制、公共採購禁令等方式,對美國科技業施加壓力,對自身經濟的影響也較輕微。
2023年,美國對歐盟享有1,090億歐元的服務貿易順差,但商品貿易逆差則為1,570億歐元。
川普多次威脅將對歐盟加徵關稅,更在Truth Social平台上痛批歐盟「是世界上最擅於濫用稅收和關稅權力的機構之一,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占美國便宜」。他也曾揚言要對產自歐盟的葡萄酒、香檳和烈酒徵收200%關稅。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