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政府維持對非美製汽車徵收 25% 關稅,分析人士認為,這將使汽車銷量大減數百萬輛、產業成本每年增加逾 1,000 億美元。
CNBC報導,波士頓顧問公司(BCG)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引發結構性轉變,迫使汽車行業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地點出現變化。受關稅影響,汽車銷量可能減少數百萬輛、新車和二手車價格將上漲、汽車產業每年的成本將增加1,100~1,600億美元。
川普雖將中國以外區域的對等關稅暫停90天,但維持對非美製汽車徵收25%關稅,並擬自5月3日起對非美製汽車零件徵收25%關稅。
MarketWatch報導,美國汽車智庫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研究指出,在關稅新制下,「底特律三巨頭」福特、通用和Stellantis進口海外製造車輛的額外關稅成本接近9,000美元,在美國製造的汽車也因依賴外國零件而面臨近5,000美元的額外成本。
分析人士認為,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應能承擔部份成本,但也勢必將部份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漲價可能壓抑銷量。
高盛預估,未來6~12個月內,美國新車價格可能上漲2,000~4,000美元,以反映關稅成本。
研調機構Telemetry指出,汽車製造商未受關稅影響的庫存約可維持兩個月,但長遠來看,生產、零件等成本上升,將導致美國和加拿大每年的汽車銷量減少200萬輛,影響經濟。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