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暫緩 90 天解套了?不!川普關稅依然重擊 PC 產業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5 日 8:10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零組件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關稅暫緩 90 天解套了?不!川普關稅依然重擊 PC 產業

狂人川普再度上任之後變本加厲,掀起另一波更大的關稅戰,讓全球股市最近有如洗三溫暖般。然而比起股市,新一波的關稅對於各產業的影響更鉅,PC 產業就是其中之一,究竟在如此激烈的關稅戰爭下 PC 產業會有甚麼樣的變化?

首先,川普的新關稅擺明就是衝著中國而來,即便在壓力下宣布暫緩實施90天,但此措施並未包含中國。這對PC產業無疑就是一記重拳,因為即便經過川普第一任期的動盪,各ODM紛紛將產能分散到東南亞避險,但中國仍然是最主要的生產基地,這也意味著大部分的OEM,即便在這90天內還是無法將貨出到美國。所以在美國市場已傳出各OEM的新機種已售罄,且大幅撤銷行銷相關的投資。

新的關稅也讓PC產業的低毛利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撇開CPU、GPU,OEM能分到的利潤其實不多,更何況還得分給銷售通路,這樣一個動輒30%甚至上百%的關稅,基本上就會讓OEM陷入利潤全無甚至虧損的狀態。

PC 市場高度飽和,少了一個美國差多少?

不過川普這樣無差別的攻擊很有可能傷最重的是美國的消費市場,因為對ODM/OEM來說,如果長遠來看不管在哪生產都會被課重稅,那直接將關稅轉嫁到終端售價其實是合理之舉,因為其他品牌也面臨一樣的問題:我貴你不貴不行,但如果大家都貴就OK了。所以近來也已有不少美國科技媒體在呼籲,消費者應該盡快購買所需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當然市場也有人在說美國充其量就只是一個單一國家,趁這時候把銷售重點轉到其他區域不就得了?也許這個邏輯在其他產業是成立的,但對消費性電子──特別是PC來說則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美國的人口雖然和世界上其他區域來比不算多,但平均能貢獻25~30%的市占,且受惠於較高的人均所得,美國是少數能貢獻大量高階產品出貨的國家。再加上PC市場已高度飽和,等於少了一個美國就是少了至少四分之一的出貨量和更高的利潤,且無法再從其他國家補回。

PC 產業步步驚心,在美國生產會是一個選項?

至於川普打的另一個如意算盤:讓製造業回流美國這件事就想都不用想了。更精準一點地說:只要關稅少於200%,PC的製造就不可能轉到美國本土。台積電赴美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晶片成本的飆升是來自於人力以及最重要的──相關供應鏈赴美的成本疊加。如果一個晶片的生產都已經這樣,系統產品更複雜更廣的供應鏈,勢必只會帶來更多成本的堆疊。就像前面說的,除非這些多出的成本可以完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不然對本身毛利已經不多的ODM來說,在美國生產永遠不會是一個選項。

總而言之,不管川普掀起關稅戰的目的是為減少美債利率還是單純謀取政治上的利益,此舉已經對PC產業帶來重大的影響,只能說還好接下來90天內中國以外的區域還有關稅豁免,部分ODM於東南亞的產能還有發揮餘地。但只要川普還當政的一天,PC產業就只能步步驚心,且看且走了。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