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榮航空、中華航空、星宇航空今日宣布與三家永續航空燃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供應商,包含美國 Associated Energy Group, LLC(AEG)、日本 COSMO Oil Marketing Co., Ltd. (COSMO),以及台灣台塑石化簽訂採購合約,成為航空業邁向淨零排放的關鍵技術。
長榮航空: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永續發展不再是選項,而是企業責任,這次分別與 AEG、COSMO 及台塑石化的雙邊合作,象徵長榮航空對淨零碳排的堅定承諾,並透過在全球航點積極導入永續航空燃油(SAF),不僅降低自身營運碳足跡,並期望帶動整體航空產業供應鏈的轉型與發展。
永續航空燃油被視為航空業最具潛力的減排措施,長榮航空依循歐盟永續航空燃油供應政策,自今年第一季起於歐洲機場起飛的航班皆添加 2% 的永續航空燃油,並將自第二季起攜手三大供應商,陸續在北美、日本及台灣等主要營運據點自主常態性添加永續航空燃油。
這次與長榮航空合作的三家供應商,AEG 為全球知名航空燃料供應商,擁有穩定的國際物流與燃油佈局;COSMO 為日本主要能源企業,致力開發次世代能源解決方案;台塑石化則為台灣首家完成永續航空燃油自產供應的企業,展現在地供應鏈韌性。
長榮航空至今已執行多項節能減碳專案,包括機隊汰舊換新,引進新一代省油機型如波音 787 與空中巴士 A350-1000,優化航線規劃以降低航班油耗與碳排放等,未來長榮航空將持續擴展永續航空燃油使用,並積極參與國際永續倡議,攜手合作夥伴共創永續航空新時代。
中華航空:
中華航空重視永續航空燃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發展,並配合國家能源政策,攜手台塑石化合作,今年採購 2,500 噸以上台塑自產 SAF,即日起添加於華航桃園出發航班,整體減碳量預估可達 6,500 噸,並擴大未來三年的 SAF 採購總量逾萬噸,開創航空永續新格局。
台塑石化在台自產的 SAF 採用共煉生產(Co-Processing)技術,使用具國際認證(ISCC CORSIA)的廢食用油為生質原料,結合石化原料利用現有煉油設備投產進行共煉生產;2025 年 SAF 年產能預估逾千噸,未來更將持續調整製程提高產能,預計 2030 年年產量達 5 萬噸規模。
SAF 是航空業中長期減碳重點措施,華航穩健朝淨零碳目標前進,並響應民航局 SAF 試行計畫,CI839 高雄飛往曼谷及 CI220 松山飛往羽田航班,各使用 40% 具國際認證(ISCC CORSIA)的永續航空燃油,減碳量約 26.7 噸,為國籍航空業者添加量之冠。
星宇航空:
星宇航空正式導入具備 ISCC CORSIA 國際認證標準SAF,由中油供應,首航班 JX717 台北─河內順利飛航,使用 Jet A-1 與 NEAT SAF(純 SAF)混合燃油,SAF 添加比例約為 5%,成為首家於桃園國際機場以油栓系統完成地面加注作業的國籍航空,預估每噸 SAF 可減少 2.67 噸碳排放。
星宇航空執行長翟健華表示,永續航空燃油是一種低碳燃料,主要來自廢棄食用油等可再生原料,透過精煉工藝轉化而成,能減少飛行對大氣造成的碳排放負擔,星宇航空引進的新世代機型可有效減少 25% 燃油消耗與碳排放量,計劃自 2027 年起逐步提升 SAF 平均添加比例。
星宇航空致力從服務細節落實環境友善理念,包括導入以回收貝殼纖維製成的環保毛毯,打造以台灣在地食材為主的機上餐點,減少包裝使用與食材運輸碳足跡,並導入高效節能電動勤務車款,更加裝太陽能板供應車體電瓶,從空中到地面全面實踐減碳行動。
(首圖來源:長榮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