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第一季業績不如市場預期,股價大跌反映市場失望心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9 日 15:00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中芯國際第一季業績不如市場預期,股價大跌反映市場失望心理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中國本土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 (SMIC) 的股價於上週五大幅下跌,原因是該公司預期本季的營收可能下降。中芯國際聯席執行長趙海軍表示,第二季的營收預計將下降 4% 至 6%,這與先前預期會大幅成長的情況形成對比。

報導表示,預期營收金額下調的原因,包括發現生產線出現未具體說明的問題,以及在設備驗證期間進行的某些升級工作影響了產能良率。趙海軍指出,這次事件影響了產品的製程精度和良率。而除了生產問題,趙海軍也警告了消費市場的風險。他認為智慧型手機市場可能會在 7 月或 8 月出現出貨修正。儘管營收預期較弱,但中芯國際仍計劃在 2025 年投入 75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用於提升和升級產能,而這資本支出計畫與先前預期不變。

報導指出,中芯國際第一季雖然營收金額成長了 28%,但是淨利則為 1.88 億美元,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 2.181 億美元。在一份市場分析師的研究報告中提到,中芯國際疲軟的第二季銷售財測,顯示了定價壓力,以及中國消費晶片需求不如預期的情況,而這些因素都將因美國關稅政策而加劇。

事實上,中芯國際第一季的營收比市場預期低了 4.7%,獲利也低了 16%,這顯示即使在美國關稅實施前有部分訂單提前,但仍無法屌銷市場衰退帶來的衝擊。而在美國關稅政策上,趙海軍表示不以為意。因為,他預計兩雙方的貿易談判會帶來好的結果,並相信如果談判順利,對半導體代工業務的影響會被抵銷。

至於,另一家主要的中國晶片製造商,華虹半導體的總裁白鵬也表示,任何關稅都不會對其業務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影響將是有限的,尤其是華虹大部分產品都在中國境內銷售,關稅的影響有限。

白鵬在之前的財報會議上還表示,只要關稅情況沒有過度擾亂市場動態或市場邏輯,他們仍然預計2025年的表現會如最初預期。然而,華虹半導體的股價在公佈第一季淨利潤遠低於市場預期後,也下跌了高達 13%。

(首圖來源:官網)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