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於瑞士日內瓦協商後暫停貿易戰 90 日,雙方互降關稅,激勵股市大漲;不過,專家憂心,現行關稅仍將大為傷及經濟成長。
知名財經週刊霸榮分析,關稅戰休兵的慶祝行情結束後,市場和經濟的未來仍模糊不明,中國貿易協議仍未拍板,美國對中國和其他各國實施的關稅也足以對美國經濟帶來打擊,減稅等促進成長的政策也非短期內能達成;政策不確定性持續下,債券投資人的疑慮加劇。
美中週末於日內瓦協商後,12日宣布暫停關稅戰90日,美國對中國加徵的對等關稅由125%大幅降至10%(加上稍早實施的20%芬太尼關稅,合計為30%);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對等關稅則降至10%;受此激勵,美股道瓊指數12日大漲逾1,100點。
然而,專家認為,貿易休戰能否帶來長久的和平仍有待觀察,重啟談判也未能解決美、中之間長期的經濟問題。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研究指出,截至5月12日,計入最新關稅政策(包括中國30%關稅、英國貿易協議和汽車退稅)對物價的影響後,每戶美國家庭仍承受2,300美元的損失,長期而言,消費者可能面類鞋類漲價19%、服飾漲價16%的局面。
研究也指出,現行關稅政策將導致美國2025年的實質GDP成長率下降0.7個百分點、長期而言經濟規模將萎縮0.4%、至2025年底失業率可能上升0.4個百分點。
CNBC報導,物流公司OL USA執行長Alan Baer表示,儘管中國關稅已由145%降至30%,企業獲利能力仍有挑戰;消費品公司的毛利率通常在40%~50%之間,承擔30%關稅相當吃力,還可能面臨運量激增下運價上漲的衝擊。
美中關稅戰破冰,資金轉向風險性資產,加上市場預期Fed救援美國經濟的必要性下降,使得債市賣壓湧現。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12日大漲10.2個基點至4.477%(公債殖利率和價格呈反向走勢)。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