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債券衛士」(bond vigilante,指對懲罰政府濫發國債的市場力量)重出江湖,美銀證券(BofA Securities)相信,這意味著買進長債的時機已到。
Seeking Alpha 25日報導,美銀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透過週報指出,美國10年期公債的滾動報酬如今跟2009年2月美股的「屈辱」谷底以及2018年6月原物料的慘狀相去不遠。他說,2025年沒有比「做多長天期公債」更加反向的操作策略。
Hartnett表示,2020年代債市陷入熊市是相當合理的狀況,因為美國關稅政策「光說不練」、第二季從撙節財政開支(DOGE is out)轉向減稅,顯示政界傾向以「泡沫與景氣擴張」這類政治上最容易執行的方式來壓低債務佔GDP比重,導致投資人不得不對此進行避險。
不過,債券衛士不斷壓低公債價格之際,Hartnett卻認為,30年期公債如今出現極佳的進場機會。
Hartnett指出,殖利率升到5%以上,對當前高度「金融化」的美國經濟相對不利(與其他國家相較)。關鍵「魔法數字」是美國5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3%。一旦殖利率高於這個門檻,美國政府每年約1.2兆美元的利息支出就會持續增加;低於3%,利息負擔才能穩定下來。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策反覆不定,過去一個月引發投資人從美債基金出逃。不過,統計發現,美債基金需求近來強勢回籠。
MarketWatch報導,巴克萊證券5月12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截至5月8日為止的五個交易日期間,固定收益ETF與共同基金一口氣吸金107億美元,扭轉之前四週平均66億美元的失血額。資金投入多數債券基金,尤其是較長期的種類。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