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波信用管制六年才鬆綁,央行政策走向受關注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30 日 8:30 | 分類 房地產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前一波信用管制六年才鬆綁,央行政策走向受關注

在央行已連七波針對不動產市場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後,市場關注下一步政策是否可能鬆綁。然而從過往經驗來看,房市真正回穩並非短期現象,政策調整往往需觀察多重條件成熟,才能逐步釋放。

回顧上一波央行自2010年6月啟動選擇性信用管制起,一直到2016年3月才有鬆動。期間不僅房市交易量明顯下滑,政府也推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新制,讓投機需求逐步降溫。

當時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自2010年超過40萬棟的高峰,一路減少至2015年首度跌破30萬棟,為14年來首見,房市進入調整期。直到市場顯現以自住需求為主的穩定結構後,央行才取消部分地區的信用限制,但對高價住宅仍維持審慎控管。

過往經驗凸顯政策調整關鍵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央行並不會僅因短期數據波動就貿然調整政策,必須確定市場不再出現過熱跡象,且非自用需求已充分退場,才會考慮鬆綁。此次房市也出現類似跡象,央行持續要求銀行加強授信風險管理,預售市場交易明顯萎縮,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近幾個月也呈現雙位數年減,市場自用導向趨勢明顯。

根據統計,2023年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30.7萬棟,2024年因利率、匯率變動,加上國際不確定性等因素反而拉升至35萬棟後,央行於Q3再度釋出政策訊號,與金融機構「喝咖啡」且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讓市場買氣明顯轉向觀望,交易量自此從高峰單月逾1.4萬件,回落至目前不到5,000件的水平。

近期雖然有新台幣升值對進口建材或資金成本形成利多,但整體推升房市的政策或外部刺激因素有限,市場已由先前的熱絡回歸理性,進入以自用需求為主的階段。總體來看,央行是否鬆綁房市政策,仍須觀察市場是否持續降溫、交易結構是否穩定,以及投機行為是否明顯減退,才會有調整空間。

(本文由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olomon203 / CC BY-SA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