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之癌症藥物:運用 RNAi 技術,精準狙擊 KRAS G12V 突變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7 日 7:5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首創之癌症藥物:運用 RNAi 技術,精準狙擊 KRAS G12V 突變

KRAS 是常見致癌基因,超過九成胰臟癌病患皆帶有 KRAS 突變。然而在臨床上,針對 KRAS 突變的抗癌藥物仍寥寥可數。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研究團隊運用 RNA 干擾技術(RNAi),成功抑制癌細胞中突變型 KRAS 蛋白的功能,同時結合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做為導引,提高療法的專一性與安全性。此研究不僅為癌症精準醫療開啟新方向,也喚起外界對 RNAi 技術潛力的重視,成果已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Cancer Cell》。

KRAS G12V 突變:頑固的癌症驅動因子

KRAS 是細胞內參與調控細胞增生、分化與存活等訊號傳導途徑的酵素。當其第 12 個胺基酸上的甘胺酸(Glycine)突變為纈胺酸(Valine),就形成了 KRAS G12V 突變,會導致酵素持續活化,進一步驅動腫瘤的快速生長。由於 KRAS 缺乏可與藥物有效結合的區域,傳統化學藥物難以抑制其功能,使得 KRAS 長期被認為是「具挑戰性的藥物開發標的」。

本次研究中,科學家開發全新的 RNAi 藥物──EFTX‑G12V。其核心是一段精準設計的「小干擾 RNA」(small interfering RNA),能夠特異性辨識並抑制 KRAS G12V 突變的 mRNA 表達,而不影響正常型 KRAS 的功能。為了將這段 RNA 遞送至癌細胞,研究團隊進一步將其與一段可辨認 EGFR 的短鍊胜肽相結合,藉此利用 EGFR 在多數癌細胞(例如肺癌、胰臟癌、大腸癌)中高度表達的特性進行精準定位與傳遞,提升腫瘤選擇性,避免傷及正常組織。

EFTX‑G12V 展現顯著抑癌效果

在小鼠與細胞實驗中,EFTX‑G12V 能有效抑制 KRAS G12V 的表達與腫瘤生長能力。這種 RNAi 策略不僅能夠精準地「狙擊」目標突變,還能避免對正常細胞 KRAS 的干擾,大幅減少潛在副作用。在多種小鼠的癌症模型中,接受 EFTX‑G12V「治療」後不僅腫瘤體積縮小,相關生長與增殖的生物指標也明顯下降,證明其在抗腫瘤方面具備良好潛力。

此外,研究團隊採用了化學基修飾 RNA 的策略來提升 siRNA 在體內的穩定性與持久性,具體改善過去 RNA 干擾技術在臨床應用中降解過快、組織分布不均與免疫反應等難題。藉由 EGFR 之導向傳送與化學修飾的結合,EFTX‑G12V 能有效穿越細胞膜、進入腫瘤細胞並發揮抑制作用,顯示這項設計具備良好的臨床發展潛力。

儘管這項研究仍處於早期實驗階段,尚需進一步針對毒性、藥物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及組織專一性進行完整評估,但它已為精準治療開啟嶄新方向。未來,EFTX‑G12V 有望成為首個針對 KRAS G12V 突變的核酸類藥物,補足小分子化學抑制劑難以觸及的治療缺口。此外,這項技術讓原本被視為「無藥可醫」的 KRAS G12V 突變出現精準打擊的可能,同時也凸顯 RNAi 技術在癌症治療領域的應用潛力與發展前景。

(首圖為癌細胞示意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