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利阿他加馬沙漠是全世界最乾燥的地方,萬里無雲到世界頂尖的天文台都選擇設在這邊,但是卻有人異想天開想在這邊種菜?
原理是阿他加馬沙漠雖然雨量世界最少,卻緊接太平洋,濱海處清晨有霧氣繚繞,阿他加馬捕捉霧氣協會(Atacama Fog Catchers Association)就靠這些霧氣提供水源,用來種萵苣。
阿他加馬沙漠的濱海生物自古以來就懂得利用清晨的霧氣補充些許水分,智利天主教大學阿他加馬沙漠研究站(The Atacama Station UC)1998 年起研究霧氣與自然生態間的關係。
2006 年成立阿他加馬沙漠中心(UC Atacama Desert Center),並 2007 年併入原本的研究站,研究範圍擴大到不只是生態本身,也包括研究如何利用霧氣作為水源,如今打造開放網路平台,標示出智利全國有收集霧氣潛力的地點,希望藉以讓這些不毛之地成為農業生產地。
自然界的生物無法像人類,系統性的「收穫」露水,其實設備也很簡單,就只是在一片荒蕪的海邊沙漠插滿木樁,中間拉上細密的網子,當清晨霧氣飄來,網子捕捉細小水滴,凝成大水滴後往下流,進入收集桶中。
藉由這樣的手法,在這些乾旱毫無雨量的地區,能收集到 1,000~1,400 公升水,這些凝結水不僅珍貴,也相當純淨,用這些水來水耕種植萵苣,也栽培檸檬樹,不僅將沙漠變成糧食生產地,也能確保水源無污染,只是也缺少必要的礦物質。
目前蔬菜產出還只有萵苣,團隊正在實驗種植其他作物,不過目前尚未有成果,短時間之內還是會以萵苣為主。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