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天天外食,接觸的塑膠毒性,已經悄悄滲入體內,釀成心血管風暴。紐約大學科學家針對一種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 (DEHP) 研究發現,全球一成多的心血管疾病死因都是這個東西。
鄰苯二甲酸酯非常常見,用於使食品容器、醫療設備和其他塑膠,使塑膠更柔軟、更柔韌,包括聚氯乙烯管道、乙烯基地板、防雨防污產品、醫用導管、花園軟管和一些兒童玩具等消費品中,其他常見的接觸途徑包括食品包裝、洗滌劑、服裝、家具和汽車塑膠。洗髮精、肥皂、髮膠和化妝品等個人護理用品中,也添加鄰苯二甲酸酯,以延長香味的留香時間。
人們在呼吸受污染的空氣,食用與塑膠接觸的食物時,就會受到塑膠污染。幾十年來,科學家已經證實,接觸化妝品、洗滌劑、溶劑、塑膠管、驅蟲劑和其他產品中的某些鄰苯二甲酸酯,會導致健康問題,當這些化學物質分解成微小顆粒並被人體攝入時,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生育問題和癌症等各種疾病的風險。
一篇刊登在《柳葉刀》生物醫學期刊的研究,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研究團隊利用數十份人口調查的健康和環境數據,估算 200 個國家的 DEHP 暴露,研究估計,2018 年全球 55~64 歲男性和女性中,DEHP 暴露導致 35.6 萬人死亡,占 2018 年所有心血管死亡總數的 13% 以上,約 75% 案例發生在亞洲、中東和太平洋等地區,印度的死亡人數最多,占全球死亡人數的近三分之一,其次是中國和印尼。
在與 DEHP 相關的所有死亡病例中,有 349,113 例歸因於塑膠的使用,造成的經濟負擔估計約為 5,100 億美元,最高可能達到 3.74 兆美元。
塑膠生產大國的代價
作者表示,接觸塑化劑會引發心臟動脈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造成心臟動脈發炎,久而久之會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而有些國家接觸化學物質的比例更高,可能是因是塑膠生產大國,但生產限制比其他地區少。
2021 年一項研究中已知,鄰苯二甲酸酯造成美國老年人每年超過 5 萬例過早死亡,死因大多是心臟病。而這項研究,被認為是至今全球首次對接觸這些化學物質導致的心血管死亡率進行的最全面評估。
避免接觸塑膠
研究結果強調,全球迫切需要製定法規來減少這些毒素的暴露,尤其是在受快速工業化和塑膠消費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個人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塑膠、減少食用超加工食品、使用無味的清潔用品、避免購買含有「香料」等模糊成分標籤的產品,經常洗手,去除手上的化學物質。作者指出,這些風險並非不可避免,限制塑化劑以及限制個人塑膠消費的法規,有助於降低環境和體內這些化學物質的含量。
- Heart disease deaths worldwide linked to chemical widely used in plastics
- Exposure to chemical found in plastics tied to more than 350,000 CV deaths in 2018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