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大幅削減晶圓代工成本,以挽救苦苦掙扎的公司,消息公開後,25 日股價暴跌超過 8%。
英特爾 24 日公布的財報數字有優於預期的部分,包括單季營收超出預期,第三季營收預測也高於分析師預期,本應成為這次亮點。
今年 3 月上任的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透過內部備忘錄表示,英特爾即將推出的 14A 製程將依據已確認的客戶訂單進行建設,不再開空頭支票。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顯示,若無法在下一技術週期獲得更多客戶青睞,英特爾恐怕暫停甚至取消 14A 製程開發。
英特爾砍掉德國和波蘭的晶圓廠建設計畫,並暫緩美國俄亥俄州工廠的產能擴張。
「至今我們未能為任何製程節點爭取到重要的外部代工客戶,且能否為英特爾 14A 取得關鍵外部代工客戶的前景不明」,英特爾提交的文件顯示。
英特爾 25 日股價大跌,失去今年以來大部分漲幅。英特爾在 2024 年重挫 60%,寫下公司歷年最差表現。跌勢反映市場對英特爾在 AI 領域發展不看好,及對代工策略的不信任。
「管理層希望取得外部代工客戶承諾以推動製程,在此之前,產品藍圖增添不確定性,且客戶採用可能性降低。」巴克萊分析師在分析報告寫道,給予英特爾投資建議為「持有」。
取代基辛格(Pat Gelsinger)的陳立武在內部備忘錄坦言,接手英特爾「不容易」。英特爾已執行計畫,裁減 15% 員工,員工人數年底降至 75,000 人。
「過去數年,公司投資過多且過早,需求不夠充足。」陳立武表示,「因此,我們的工廠布局變得不必要地分散且未充分利用」。
摩根大通分析師則稱,英特爾此舉是「正面之舉」,但持續流失的市占率仍讓投資人憂慮。
- Intel slumps as potential foundry exit deepens investor gloom
- ntel drops 8% as chipmaker’s foundry business axes projects, struggles to find customers
(首圖為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來源: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