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 Laptop Mag 解散:傳統科技媒體的殞落?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04 日 7:40 | 分類 公司治理 , 數位內容 , 網路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淺談 Laptop Mag 解散:傳統科技媒體的殞落?

近來在科技媒體圈的大事莫過於隸屬於 Future 媒體集團的知名老牌筆電評測網站 Laptop Mag 正式吹熄燈號,原本的編輯群也轉往集團下的其他媒體,這已經是近一年來繼知名晶片和科技網站 AnandTech 關站後第二家宣布解散的大咖科技媒體,再加上日前 Tom’s Hardware 知名 GPU 評測大腕出走媒體業轉戰群聯擔任技術寫手,難道傳統科技媒體真的要凋零了嗎?

Laptop Mag的熄燈算是震撼了PC產業,雖然之前網站的內容僅涵蓋筆電,但耕耘已久且內容夠深夠廣,在極盛時期更是一票OEM重點經營的科技媒體,筆者還記得當年主編Sherry Smith每次帶著旗下一票編輯來逛CES那種彷彿呼風喚雨的自信。所以儘管每次的筆電送測結果都像拆盲盒,眾OEM們還是趨之若鶩。

然而在所謂的KOL(或是TechTuber)崛起之後,狀況似乎變得不太一樣了。PC圈的KOL產製內容的豐富度可說是任君挑選:喜歡最硬核的有Gamer Nexus或是Hardware Unboxed,喜歡清新有科技感的有Dave2D或是Hardware Canucks,喜歡看用綜藝的方式演繹科技的可選Linus Tech Tips或是Austin Evans。

然而相較於集團內的其他媒體,即便Laptop Mag筆電相關的內容更豐富,但就僅止於筆電,且內容的定位比較不明確:要硬核可能沒有像Tom’s Hardware那樣的硬,要更淺顯易懂或是產品涵蓋範圍更大也不若Tom’s Guide或是TechRadar。且在影音內容大行其道的年代,這些Future集團下的科技除了Windows Central的頻道稍具規模外,其他幾乎沒有一家媒體的YouTube頻道擁有超過五萬的訂閱數,等於是喪失了年輕族群在尋找科技產品選購方法的流量。

YouTuber訂閱人數和流量與日俱增,傳統科技媒體的流量卻江河日下

除了內容定位不明確以及未認真經營影音平台,這些傳統科技媒體在產製產品相關的內容時多少會因為公司的策略和組織關係導致風格較保守。但KOL因為往往是一人公司或是公司老闆,且營利方式更多元,在講述產品時更能暢所欲言,甚至是非常尖銳的批評(只要看一下Gamer Nexus或是Hardware Unboxed在批評NVIDIA時就可看出端倪),這恰好也符合時下資訊透明的浪潮,是以這些YouTuber的訂閱人數和流量與日俱增,但傳統科技媒體的流量卻江河日下。

所以傳統科技媒體的殞落會是必然嗎?倒也未必,如果有心求變的話還是有機會,像知名硬體評測網站PCWorld就積極發展YouTube頻道並推出一系列直播節目吸引硬核玩家的目光;Techspot則是透過將Hardware Unboxed影片內容轉文字的方式觸及到更多偏好傳統科技網站的讀者。不過不管平台怎麼變,筆者認為如果要在PC這個圈子走得長遠,資訊的透明度和自身對於產品的獨特解讀永遠是不二法門,只希望這些媒體能有所體悟,不然看著這一間間陪著筆者職涯長久歲月的媒體──凋零也是蠻不勝唏噓的。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