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Apple Inc.)雖公布優於預期的第三季(4-6 月)財報、聲稱 iPhone 熱銷,但投資人對這波因關稅引發的恐慌性搶購潮能否繼續延燒產生質疑,導致其上週五(8 月 1 日)股價開高走低。
路透社報導,人們趕在美國售價可能因川普(Donald Trump)關稅調漲前大舉搶購、再加上中國補貼政策及2月開賣的16e平價款需求熱絡,促使iPhone 4-6月當季的銷售量激增13.5%。
這不但讓蘋果4-6月的總營收跳升10%、擊敗華爾街預期,該公司本季(7-9月)營收預估值也優於市場期望。
然而,紐約研究機構MoffettNathanson分析團隊指出,中美如今都有提前拉貨效應。事實上,由於iPhone Pro過於昂貴、無法符合中國政府的補貼資格,蘋果還決定降價、成功刺激銷售量。然而,就跟美國一樣,蘋果恐怕難以在今年其餘時間繼續撐住中國市場一時的銷售熱潮。
蘋果1日開高走低,終場下跌2.5%、收202.38美元,創6月27日以來收盤新低。年初迄今,蘋果股價已重挫19.18%,遠遜於那斯達克指數的上漲6.94%,表現落後除特斯拉(Tesla Inc.)之外的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同儕。
蘋果目前多數產品仍不受關稅影響,該公司也在努力調整供應鏈,改從印度進口iPhone,並從越南進口麥金塔電腦及Apple Watch。
根據川普趕在8月1日截止日前簽署的對等關稅行政命令,加拿大、巴西、印度、越南、台灣及瑞士這些貿易夥伴,分別被課徵35%、50%、25%、20%、20%及39%的對等關稅,預計七天後生效。命令指出,美方已達成或接近完成貿易與安全協議的貿易夥伴,將暫時適用調整後的稅率,直到雙邊協議正式定案。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